Dear You:
见信如晤。愿你一切安好。
不过我今天却感觉不怎么好。
因为昨晚听了小伙伴们的一番谈话,使我陷入了迷茫与深思。就连做梦都梦见了这些场景。
于是想同你倾诉一下,看看你能不能给我点启发。
(一)
事情是这样的。
默默兄说,他有位长辈,昨日因突发心脏病去世了。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后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抱上孙子。然而最终还是带着遗憾离开了。
因为老人的儿子,是个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四十岁了,依然没有成家的打算。
老人家去世前,都和儿子生活在一块。
看着父亲带着如此深的遗憾走掉,不知道作为人子的,究竟是何心情?
(二)
话音未落,这时又有另外一位年过三旬的老兄,说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他说,他奶奶临终前,一直拉着他的手,不住落泪。他很难受,知道那是因为奶奶放心不下他。
因为在孙辈里,他是唯一一个还未成家的。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很“衰仔”。换句话说,也就是,“不孝顺”。
尽管他并非不婚,只是缘分未到,但这仍令他感到内疚与悔恨。
(三)
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我反正是心有戚戚。
以上所提到的种种场面,我都有预感,会在我身上都“如有雷同”地上演一遍。
当然,在还未碰上之前,我自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只要我爱他们,多陪伴,多关怀,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就够了。
等他们老了之后,陪伴、赡养、照顾他们,我也都心甘情愿,但这同样是出于爱,出于自愿,出于感激。而不是怕有人说我不孝顺,说我不负责任。
(四)
可结不结婚,生不生小孩,这却是我自己的选择,与父母无关。
我的人生理应是由我自己掌控的,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长辈有期待,那是长辈的事,我要怎么去做自己的人生选择,这是我的事。
我们都只能管好自己的事。
个体心理学的“课题分离”可不就是这么说的吗?
(五)
但这样的个体主义思想,终究和和传统东亚社会一贯奉行、根深蒂固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有所冲突。
这又令我想起之前看到过的一个关于冲突和戏剧化的解释,很有意思,我一定要和你分享一下。
那本书的作者说,有趣的冲突,必须要戏剧化。什么叫戏剧化呢?就是怎么做都对,怎么做都不对。
(六)
比如上述那个案例,就陷入了这个两难的境地:
站在父母的立场,希望看到孩子结婚生子,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多么简单朴素的愿望。
而站在孩子的立场,想要追求自由,不愿被婚姻束缚,没有生儿育女的意愿,不也很能理解吗?
可现实中,这两种观念又常常无法协调,以至于父母总觉得孩子不孝,孩子又觉得父母对自己苦苦相逼,进行“情感绑架”和“情绪勒索”。
那究竟是该父母改变自己的期待,尊重孩子的选择,还是孩子放弃、牺牲自己的追求,去顺着父母,令父母高兴呢?
(七)
你看过李安的《喜宴》吗?不知你看完是何感受?
我只记得我当初看完,满脑子只有两个字,“妥协”。孩子妥协了,父母也妥协了。
妥协,当然也是因为爱。
李安拍完这部片子后,还说过这么一段话。
他说,“孝顺”是一个过时的观念。
与父母的关系,能够彼此相爱就够了,不必要制造一个阶级观念。
为什么一定要小的服从大的呢?
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你都要尊重他,他的性向、他的喜好,他的任何东西,你都要尊重他、接受他,这是和平相处的一个基准。
他坦言自己就已经不教小孩“孝顺”这种东西了,“只要爱我就行了”。
(八)
我很认同李安说的。
理论上,如果父母对我有过多的期待,但这期待却与我自身的追求不符时,那么即便我令他们的失望落空,我也不必为此而有任何负罪感。
可人非草木,又如何能做到如此“冷酷无情”?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说,人类社会是构建于虚构的故事之上的。成家立业、传宗接代是一个故事,追求自由独立也是一个故事。
故事中掺杂了编故事的人所要传达的观念和信息,人们相信了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便成了所谓事实。
当我相信的事实是这样,而长辈们相信的事实却是那样时,某种程度上这就等于,即使身处同一个屋檐下,我与长辈们也是不同世界的人。
(九)
而我能想到的连接这两个世界最好的方法,一个是爱,另一个,就是钱了。毕竟,有钱就能过得好,始终是更多人都能认同的故事和事实吧。
如果爱无法令彼此达成和解的话,那么能够用物质证明我过得好,令他们放心,是否属于一种不算解决方法的方法呢?只可惜,赚钱比和解还难。
你觉得呢?
是否觉得我的想法太过极端,也太过自私?
还是也觉得这事无解,只能勇敢选择,积极承受选择的后果?
无论如何,跟你说完,我轻松多了。
希望能收到你的回应。
祝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