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青年,很多年来,都躲在自己的房间中闭门不出。其实,他很希望到外面去,如果可以的话,还想要像正常人一样,拥有一份工作。他很想改变自己,但是却非常害怕到房间外面去。只要踏出房间一步就会马上心悸不已、手脚发抖。
还有一位青年,一天他在咖啡店看书的时候,从他身旁经过的服务员不小心把咖啡洒到他衣服上了。这件衣服可是他刚刚狠下心买的一件好衣服啊,于是他勃然大怒。平时从不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的他,唯独那天,愤怒的声音几乎传遍了店里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分析这两个人的行为?
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第一个青年肯定是过去受到了某种心理创伤,所以一直走不出那个阴影,也就是说过去的经历决定了他现在的状态。
第二个青年人的行为呢?很多人是不是认为,因为是把狠心买来的新衣服弄脏了,肯定很生气,所以才大发雷霆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
可是,今天我在看《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时,书里是这样解释的:
第一位青年,并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走出去,而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才制造出不安的情绪。
第二位青年,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
这样的解释,是不是完全颠覆了你原有的看法?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主要介绍了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巨头”的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阿德勒心理学主张“目的论”,和弗洛伊德、荣格的“原因论”(决定论)完全相反。
看到这里,我觉得说得挺有道理的,因为我想起了之前经历过的一些事情。
我带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一个小女生,总是肚子疼。我经常会在早上收到她妈妈的电话或短信说,她家孩子早上肚子疼,要晚会到学校,先请会儿假。
刚开始的时候,的确会晚到一会,后来变成一周内有几天请假在家;再后来,干脆完全不想到学校来了,就在家复习,最后参加中考。
后来,在和她妈妈的深入聊天中知道,他们家里有三个小孩,我的这个学生是老大,当年有了弟弟妹妹后,爸妈就来城里了,把她放在老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后来隔了好几年才把她接到爸妈身边。
所以,我分析,她每天说自己肚子疼,不想上学,想呆在家里,是为了得到爸妈的关注,是缺爱的表现。
也就是说,她的肚子疼的症状是为了达到“爸妈关注”这个目的。
前几天在听赵昂老师的线下分享课,老师说,任何一个负面情绪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期待,找到这个期待,才能做出改变。
这就需要我们有觉察的意识,不断追问和剖析,找到这个正面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