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之前,关注朋友圈的评价,有朋友评论说:如果还想去珠峰,你就不要去看了。
绝命海拔纵然如此,还是去了——结果晚饭都没吃好,心情很沉重的样子。
当我看完《绝命海拔》时我会谈些什么:
1、看之前我以为“绝命”是指海拔非常高的意思,就像“绝代双骄”“绝色”“绝逼”之类。看之后发现,这个电影TM真的是从一开始就讲这个是个死亡区域,因为氧分压太低,人在慢慢的死亡,绝命是结束生命的意思。
2、看之前我以为登珠峰很容易的,甚至相信了“普通人只要有钱都能上去”这个观点,心里对于商业攀登有点酸酸的瞧不起。特别是连《喜马拉雅天梯》这个记录电影都没有将等珠峰的苦难浓墨重彩的展现出来,我更如此以为。看之后我被吓尿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无氧上去的,牛逼的Scott关键时刻也需要氧气瓶,最后还是挂了;雪盲,七八千米的雪山上还看不见!(看完这个电影,我敢肯定凡是眼睛动过激光手术的都不敢去了);幻觉就像幽灵一般来袭,如果没有团队,一个人去登珠峰感觉就像找死一样的;爬吧没有力气,不爬吧就会冻伤,感觉就是:不管你爬还是不爬,死神都在哪里,不离不弃。
scott3、看之前我看过讲乔治马洛里和欧文的《Wildest Dream》和讲乔戈里峰的《垂直极限》,这些电影让我热血澎湃睡不着觉,让LP热泪盈眶,我曾下定决心这辈子也要去攀登这些伟大的雪山;看之后不知怎么的,脑海里浮现是Doug毫无希望的挂在悬崖上/Rob躺睡在雪山上与妻子说了最后一句“我爱你”/“Yasuko”沉睡在路边的样子/Beck艰难的抬起手可是队友已经远去(明明还活着却要等死,这种感觉自行脑补就够了,我觉得导演不把镜头推上去特写是不想这么狠狠的蹂躏观众幼小的心灵),当Beck双手截肢独自回到营地时,我热泪盈眶——Too much pain。
Beck4、看之前我认为高山向导完全有能力根据队员情况阻止他继续攀登,这是毫无难度的理性的选择题。看之后我发现要阻止一个人实现近在咫尺的梦想太难了,要放弃一个队友的生命太难了。作为局外人每个人都能轻松的看出Bob没有阻止Doug继续攀登是整个悲剧的开始;然后明知Doug体力耗尽/氧气匮乏/连他自己都放弃了/还挂在悬崖上,这已经完全没有生还的希望了,可是Rob还是选择了拼死救他,最后自己也葬身雪山——我们觉得Bob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这只是因为我们是局外人Outsider,我们的思考过于理性,然后人在真实场景下作出选择是靠理性和感性Check balance出来的。
为了便于解释,大家可以自行到知乎里面搜那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火车司机的困境
火车司机的困境5、看之前,有朋友评论电影说:如果还想去珠峰,你就不要去看了。看之后我觉还是要去爬雪山,但是要么在结婚之前,要么等到孩子长大后独立了再去。
Sara6、最后一点,是看之后,我就在想:会不会有那一天,我们可以制造出高海拔救援机器,就像《星际穿越》里面的TARS。
TARS会不会有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解决高海拔缺氧问题——可以短期增强人的吸氧能力或者全新的供氧设备(像太空服那种?)balabal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