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沉思录2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2-03-21 17:03 被阅读0次
    海滨:沉思录2

    简友微小尘儿在我的文章《海滨:沉思录1》里留言道:每个瞬间都存在过,闪耀过,无论当下在还是不在。这句话,看似寻常,其实是颇有禅机的,肯定瞬间的存在价值,并强调把握好当下。当下在与不在,需要主体感知,因为所有在场,必须有主体介入,才能形成互相映射的互证关系。法国哲学家、著名的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说:存在即被感知。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中国心学大师王阳明。

    王阳明说:“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这句名言出自《传习录》。据说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先生便作出了上文最耐人寻味的回答。

    海滨:沉思录2

    王阳明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看见花时,感觉到了,花就存在;没有看见时,感觉不到,花就不存在。所以说,“心外无物”是指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不致“良知”,外在世界尽管五彩缤纷,但对我毫无意义可言。就当你未见到那个美丽的它时,在你心中那个它便根本不存在,只有你见到它,那美丽才会呈现于你眼前,于你而言才会具有意义。王阳明说致良知,良知在于我们的本心,与龙场悟道一样,你未见龙场之时,世界于你只是狭小的周围一圈,当你来到辽阔的自然之中,心也会变得与自然一样广阔,也更能看清事物的真理。

    王阳明先生的探索“发于心”。而所谓发于心,跟“唯心”完全没有一点关系,发于心,在于儒者处事,当以自心所发,进而构建出完整的“意的世界”。“意”作为王阳明心学链条的中点,乃“心之所发动”,必然着手于“存物”上,是“知”与、物”与“心”关联方式,而通过这个关联,在儒者心中,就构建所谓“意的世界”。

    凡是我能感知的一定是存在的吗?凡是存在的我一定能够感知到吗?有没有心外之物?如何证明有或者无?在无始无终的时间长河里,我的存在是极有限的一段;在无边无际的辽阔空宇里,我的存在是极其渺小的沧海一粟。谁能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而永恒无界地存在?人生的有限与宇宙的无限构成一种对峙与冲突。

    刹那之前是虚无吗?刹那为一念,故一刹那即脑海中念头一闪的时间,是最小的时间单位(0.018秒),而20念为一瞬间(0.36秒),20瞬间为一弹指(7.2秒),20弹指为一罗预(2.4分钟),20罗预为一须臾(48分钟),相当于一昼夜的三十分之一。须臾之后,如果时光加速,百年不过一日,肉身速朽,我们究竟能留下什么?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王阳明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所以,王阳明认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微小尘儿回复我说:留下的也许是精神的延续,也许是血脉相连的传承,也许,就是虚空。但,这颗灵魂可以带走旅程的体验。我也曾经这样安慰我自己,并坚信不疑也坚定不移。但是直到我一次次目睹死亡,特别是最爱的双亲离世,让我在感知生命已无来处只剩下归途的时候,才确证主体性丧失,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

    陶潜在《挽歌》中这样写道: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滨:沉思录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gn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