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远山存文库
故事连载 | 丰 碑(23)

故事连载 | 丰 碑(23)

作者: 欧歌zy | 来源:发表于2022-07-25 23:12 被阅读0次

    激扬文字

    昨晚睡了个好觉,早晨起来,唐诗感到非常轻松。说服陈金林书记的事也想清楚了,干脆,就来个实话实说。

    上班后直接去了陈金林办公室,没等对方开口,唐诗先说开了:

    “陈书记,昨天我去了一趟省城,把原先送交省室审查的《大事记》书稿拿回来了。”

    说着,把书稿原件递给陈金林过目。书稿封面上有两行遒劲的签字:

            已阅。可以定稿。

                    二处栁延平    ×月×日

    陈金林皱了皱眉头,问:“这个栁延平是干什么的?”

    “他是省室二处的处长。”唐诗答道。“二处是专管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编研,栁处长的意见,就代表了省室的意见。”

    陈金林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一边漫不经心翻着书稿。

    “栁处长还告诉我,老书记孙建也给他打了电话。”

    “噢,”陈金林眼睛一亮,“怎么说?”

    “栁处长批评了老书记,认为他对巢县大跃进时期的评价,有点文过饰非。”

    沉默,再沉默。陈金林一时无语,唐诗该说的都说了,就等着书记表态。

    良久,陈金林笑了:“好!既然省室已审查通过,《大事记》书稿就这么定了,不要再改了。下级服从上级嘛,啊,哈哈……”

    唐诗也笑了,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开心一笑。

    书稿定型后,接下来就是出版印刷。《大事记》是党史正本的辅本,数量也不需要印很多。唐诗征得李金林书记的同意后,决定出内部交流版,这样可以省下一大笔书号费。调子定下后,唐诗把具体事务交给副主任冯玉琴处理。冯玉琴花了20块钱,在地委宣传部拿了个内部书号,然后一边打报告向财政局要钱,一边联系印刷厂敲定价格。等到书印好了,财政局的钱也批下来了,恰好无缝对接。这是后话。

    那边唐诗把印书事交给冯玉琴后,开始专心撰写纪念碑的碑文。

    首先是查资料。关于蒋家河口战斗的历史资料,办公室过去曾征集到两份。

    一份是记载蒋家河口战斗的文献资料。其出处是:1939年,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发起一个“新四军江北一日”的征文活动。1942年1月,新四军第二师(其前身属四支队)文化工作委员会,从当年征文的800多篇来稿中,精选出28篇,汇编成书,书名为《难忘的日子》,铅印出版。其中第二篇的篇名,就叫《蒋家河口战斗》,作者非非,全文1500多字。这是最早见诸于文字,并详细叙述战斗经过的一份文献资料。

    另一份是时为九团副团长(政委)高志荣,在解放后所写的一篇关于蒋家河口战斗的回忆录。据回忆录透露,高志荣当时作为团首长,和团参谋长唐少田坐阵银屏山,组织指挥了那场战斗。高志荣的这篇文章,对战前态势和战斗经过,都有较为详尽的叙述。

    两相比较,高文重在记实,而非非的文章则有着较强的文学性,有抒情散文的意味,文中有不少像“河水在悠扬的唱着五月的山歌”这类形象化的抒情描写。作者非非显然也是笔名,他的真实身份没有得到考证,从他的文章风格和纯熟的文字水平来看,他不会是基层士兵,所以也就不会是战场亲历者。他应该是机关耍笔杆子的,采访过参加战斗的部分指战员,并作了艺术加工。

    考虑到史料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唐诗在资料的归纳时,主要是采用高文的资料,并与非非的文章作了相互印证。最终归纳出的战斗要素如下:

    战斗时间:1938年5月12日上午8时许。

    战斗地点:巢县城东南方向约五里处之蒋家河口。

    战斗形式:伏击战

    我方参战人员:新四军四支队九团侦察队及二营四连的两个排。

    敌方人员:驻巢县城日军坂井支队派出下乡抢掠的20余鬼子兵。

    战场指挥员:我方——九团侦察参谋郭思进;敌方——不详。

    战斗经过:我方预先在蒋家河口两侧的裕溪河河埂上设伏。上午8时许,敌乘两艘机帆船至蒋家河口,于河口左侧的裕溪河岸边停靠。在敌即将下船豋岸之际,我指挥员果断发出攻击命令,随即枪弹声骤起,我火力全开。敌遭突袭,仓惶失措,未及形成有效抵抗,即纷纷倒斃。整个战斗,前后不到20分钟。

    战果:全歼下乡抢掠的20余鬼子,炸毁敌机帆船两艘,缴获日军军旗一面,步枪10余支(部分枪支沉入裕溪河河底)

    战斗意义:首战告捷,壮我军威,振奋民心。此战是新四军建军后的对日第一仗,被军史界称为“东进第一枪”。战斗规模虽然不大,影响却极其深远。

    当时南京大屠杀刚过,国人的恐日情绪蔓延,有的甚至把鬼子的模样描绘成青面獠牙、三头六臂的怪物。那时部队的战士基本没文化,社会上的流传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他们,这一点,在非非的文章中也有所反映。蒋家河口这一仗打下来了,战士们这才发现,鬼子的脑壳其实也普通得很,一颗土制的子弹照样能叫它开花灿烂。

    唐诗梳理出这些战斗要素后,几易其稿,反复提炼,最后撰写成一篇300余字的碑文。

    写成后唐诗又征求老朱的意见。这位老资格的党史工作者看过后,也不得不佩服唐诗的文字功力,连声说,蛮好蛮好,没得说。这个碑文,是唐诗到党史办以后写的第一篇完整的文章,前面编写《大事记》时,唐诗只是作为领导审稿改稿,大家还看不出他的文字功力,这一次算是正式亮相了。

    唐诗把碑文文稿交给市委办公室邵主任,算是交差,但内心仍然难以释怀。他在想,党史军史上处于重要地位的“东进第一枪”,在它六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中,仅有一篇300余字的碑文面世,这种文字宣传的力度是很不够的。其内涵的丰富,影响的深远,完全可以再做一篇大文章。

    动手之前,他先要为文章找好市场,便打电话给《党史实录》的宋总编,谈了这篇文章的设想。恰好刊物也需要这样的文章,二人一拍即合,宋总爽快地答应,第五期的5月号,给唐诗的文章预留一个位置。

    唐诗给这个尚未成形的文章定了个基调:深度挖掘。挖掘什么呢?唐诗在整理资料时,心头一直紊绕着一个疑问:这个新四军“东进第一枪”,为什么没有发生在江南和军部在一起的第一、二、三支队,而是由远离军部的江北第四支队率先打响?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或者是像哲学上所说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他的使命,就是找出决定“第一枪”的一些偶然事件,并导出其中的必然结果。

    一连几天,唐诗都泡在单位档案室里,但是有关四支队的资料少之又少。苦恼中他打开电脑,想换换脑子。好巧不巧,网络中一则消息蹦了出来:舒城县在东港村建新四军四支队旧址纪念馆。

    “哎呀!”唐诗拍了一下脑袋,“我怎么就没想到,四支队的资料,应该到四支队的根据地去找呀。”

    到舒城去。找东港村。

    令唐诗没想到的是,当唐诗在办公室宣布要去四支队纪念馆时,大家都争着要和他一道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事连载 | 丰 碑(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hh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