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亲子教育简友广场
帝京生活啥样?看看《清明上河图》你就知道啦!

帝京生活啥样?看看《清明上河图》你就知道啦!

作者: 书果星球儿童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22-05-17 14:18 被阅读0次

    古代没有照像机、录影机,如果想要记录山川景色、日常生活应该用什么办法呢?

    除了文字描写,就是绘画。

    小编就特别羡慕那些会画画的人,那样的栩栩如生、那样的维妙维肖,仿佛画中的景色、人物就在眼前似的。

    在今天正式开始鉴赏之前,考大家一个历史小知识,你们知道中国历代帝王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谁吗?

    可能有人会说是南唐后主李煜。李煜的词确实写的好,但顶多算是文学之王。

    那么到底是谁呢?

    就是那个葬送了大好河山,最后客死他乡的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在艺术上的造诣非常高,他对绘画的爱好十分真挚,并且利用皇权推动绘画,使宋代的绘画艺术有了空前发展。

    他还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颇有成就的艺术型皇帝。

    有这么一个热爱书画的皇帝,北宋的书画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众多优秀的画家和优秀的画作涌现出来,我们之前介绍的《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王希孟就是宋徽宗的学生。

    与《千里江山图》齐名的就是同一时期的另一篇长卷画作《清明上河图》,它的作者张择端和《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一样都是历史上的神秘人物。

    提起《清明上河图》,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那么关于它的作者,你又了解多少呢?

    迷一般的作者

    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绘画大师。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

    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

    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有关《清明上河图》及作者的资料只有85个字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上金代人张著的跋文。

    跋文全文如下:

    “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

    《清明上河图》的魅力所在

    一、包罗万象的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内容丰富,描绘东西繁多。

    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的组织成统一整体,在画中有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及驴、牛、骆驼等牲畜。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

    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

    二、数也数不清的画中人

    关于《清明上河图》中画有的人数,说法不一,常见的有500余人说(白寿彝《中国通史》)、815人说(汤友常数米法)、1695人说(齐藤谦《拙堂文话·卷八》),此外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各种说法较为一致。

    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仅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罢,饶有无穷回味。

    三、结构严谨,段落分明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画中人物景色纷繁复杂,但如此长幅画卷,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却长而不冗,繁而不乱,整幅画作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

    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

    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从内容看,此画属于风俗画,也具有风俗画的特点。

    四、大手笔与小着落

    《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一样都是长篇巨制,但与《千里江山图》的恢宏大气不同的是,《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却是汴梁城中的点点滴滴,它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

    十分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刻划每一位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小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盛世写照还是末日预言

    在人们眼中通常认为《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都城的繁华富庶,但你仔细去观察这幅长卷,里面的细节却又会让你产生疑问。

    一、管理失控的汴梁城

    汴梁城内有120个坊,按照北宋的律法,每一坊应该有一座望火楼和一支消防队,画中有一座青砖结构的望火楼,但高层被截去,改造成了凉亭,望火楼下面的兵营也改成了茶馆、饭店。

    通常一幅画作的中心位置反映的就是这幅画的主旨,那么《清明上河图》的中心画了什么呢?

    竟然是一起交通事故。由于河道和桥面无人值守,缺乏管理,出现了大客船与拱桥即将相撞的险情。拱桥上面,占道经营的摊贩挤在两侧,坐轿的文官与骑马的武官狭路相逢,轿夫与马弁各仗其势,互不相让,拱桥上下交织成立体的综合矛盾。

    二、危机四伏的大宋

    在城门口,有一支胡人的骆驼队走进了不设防的都城,这是有警示意义的,北宋后期,辽金两国的奸细多次暗查汴梁城。

    画中体现北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危机的描写比比皆是,形同虚设的城防,激烈的党争、全民盛行的饮酒之风、沉重的税赋……

    从画中我们可以看出,看似太平盛世,实则危机重重。果不其然,仅仅过了二十多年,金兵南下,攻破汴梁,艺术皇帝成了金人的阶下囚,最后去国万里,客死他乡,曾经风光无限的东京汴梁也渐渐地败落。

    《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

    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都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帝京生活啥样?看看《清明上河图》你就知道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kn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