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夫妻相”现象背后,看“沉默的大多数”
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平常,却又细思极恐的现象。
夫妻相
54d5a68a3b0b5a5c491be1b3acb609b1.jpeg观察周遭,我们可以发现,但凡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妻,他们当中很多人的长相都有越来越像的趋势。有的甚至成了对方的翻版。不仅长相如此,就连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都会趋于相似。这一现象,好像印证了一句老话:“吃哪家饭,像哪家人”。
有人说,这是因为夫妻间长期相处,各种习惯会相互传染和模仿,导致神态,动作,语气等都比较像,因而整体上看来就会相像。究竟是什么导致这种“传染”的呢?
杀鸡儆猴和打哈欠
猴子这种动物是最怕见血的,驯猴的人抓住这个要害,总是先当面把鸡杀给它看,它看后便会老老实实,训猴人就可以对其加以训练。捉猴的人也是采用这种“杀鸡战术”:不论它怎样顽强抵抗,只要听到鸡一声惨叫,鲜血一冒,猴子见后,便会全身瘫软,任由其捕捉了。而猴子又没有真挨刀子,为什么会因为鸡的惨状而让自己瘫软呢?
地铁上,有一个百试不爽的事情,有兴趣的可以试试。你在车厢里,打几个大大的哈欠,故意让别人看见,你就会发现,过不了多久,很多人开始打起哈欠来。像是有瞌睡虫在人群中穿梭一般,大家一个接一个哈欠连天。打哈欠,好像真是会传染一般,而这又是为什么?
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
以上这些奇怪的现象,其实早已经被科学家研究了——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
镜像神经元
科学家通过对猴子的长期研究,发现猴子的大脑神经中有一种“镜像神经元”,大约占神经元总是10%左右,而人类的这种神经元比例可能会更高。甚至连鸟类的大脑里,也有类似的神经元。
这种神经元会促使“感同身受”的发生:即当我们看到别人的某个行为时,这些神经元会复刻“镜像”被观察者的行为,继而会产生和被观察者相似的行为。
我们再来看看上述的现象。
夫妻间大多数一开始不会长得很像,但是他们长年累月的生活在一起,大脑中的这种镜像神经元会不断的被激发,导致二者在表情和行为上很相似。特别是面部表情的相似,脸部肌肉纹理会慢慢趋同,继而产生夫妻相。
同理,猴子见到鸡的惨状,大脑的镜像神经元被一下子激活,在鸡被屠宰的刹那,它深深体会到了鸡的恐惧和绝望,这种感受就像人看到别人打针的时候,也会不禁皱一下眉头一样自然——你也许也感受到了被打针的人的那种“疼痛”。
因而打哈欠的传染问题也可以得以解释:大脑里的镜像神经元在看到别人打哈欠的时候,被激活了,神经元镜像了打哈欠者的那种困意,于是你的身体会感到疲惫困倦,大脑就会不由自主的产生神经反射,然后产生打哈欠的行为。
这一发现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将发现投稿至《自然》杂志,结果屡屡遭拒。原因之一就是
“这个发现,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而直到现在,科学家们才慢慢发现它的实际价值。
存在必有其意义,大脑的神经的如此模式,也必然有其用途。我们这里看看其中一个用途——教育学习领域的应用。
耳闻不如目染,言传还需身教
如果你有孩子,可能会经常烦恼一个事情:为什么我给孩子讲了一百遍某个道理,而这个道理真的非常正确而重要,可孩子就是理解不了或是知道了却不按照道理去做?
例如你正在给孩子讲一个道理:“读书是非常有用的”。你围绕这个道理,给孩子讲了许多关于读书很重要的相关道理,甚至还可以例举出好些名人伟人读书的故事。而你在唾沫横飞的激动不不已,而孩子却在那里呆若木鸡的不为所动。
我们在来看另外一个情况。一则新闻报道里报道了一个小事件。
五一长假开始了,大家纷纷赶回家过节。很多人选择开车出行,车流量的突然增多,导致很多路段都排起了长龙。有些人等得不耐烦,都跑出车外透气:有的抽烟,有的低头玩手机,而人群中突然来了一个不一样的风景:有一家三口,走出车门外,来到休息的地方,每一个人都拿出Kindle,开始了阅读。从大人到小孩,都是这样的自然。后来记者采访他们,父亲说,没有事情的时候,大家都是捧着Kindle来看书的,觉得读书很有趣,读书早已经成为一家人的习惯了。
你家孩子怎么说都不愿意读书,而别人家小孩却可以孜孜不倦的阅读,这是为什么?
问一个问题就可以知道答案。你下班回家忙完所有事情后,开始干什么?我想绝大多数人的回答中,绝对没有看书或是学习一项。很多人脑子里是这样想的:读书是学生的事情,是小孩的事情,是年轻人的事情,自己都离开学校多少年了,而且年纪也不小了,还需要看书吗?
于是你一边心急火燎的教育孩子读书多么重要,而你却一边刷着微信朋友圈,玩着游戏,或是看着抖音。这样在孩子看来,你都没有读书,我凭什么要读书呢?
从镜像神经元的角度而言,孩子正是看到家长的这种并不读书的行为,镜像神经元就会被激活,于是开始镜像你的行为模式,即便你说读书重要,但是神经元更相信“看到”和“观察到”的事实,于是就模仿你玩游戏,刷手机,看电影等,而绝不会去读书。
如果想让孩子读书,就需要自己以身作则,从根本上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也去读书;如果想要孩子学习吉他,自己也可以先学学,在你拨弄吉他,甚至能够帅气的弹奏某个曲子的时候,你的孩子如果能看到,他大脑里的这种镜像神经元就会被激活,他就会非常有兴致来学习弹吉他。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一些“行业子女”的现象,例如家长是老师,那么孩子在家长的这种环境熏陶下,很容易走上教育的道路,他们大脑里对教育的概念会比其他孩子来得更为深刻;家长如果是音乐家,排除音乐遗传以外,他们对音律的辨识度就会比普通人更强。
镜像神经元,其实就是一种“模仿机制”。而学习的本质,其实就是“模仿”而已。而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营造这种有利于“模仿”的环境。如果能够为这个模仿而创造有利的条件,镜像神经元就会被大大激活。
因而,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学习和教育的策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如果我们有某个学习的目标,而不具备这个目标的天然环境,就应该去主动接近那个目标的环境。
例如,想要学习金融,特别是想要在实践中掌握金融的知识,那么你大可以去上海,那里绝对可以让你拓宽眼界。
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了世界在物理空间上的拉近,因而即便你无法在现实中突破领域的边界,例如你想要学习国外的某个学科,又无法真的出国留学,而现在互联网的教育平台,提供了非常多的这种资源,你可以精心挑选某个资源进行学习,而且单单是独自学习,还可以与其他的学习者互动交流,在这样的虚拟环境下,你可以进步飞快。你可能会看到“身边”和你学习共同科目的人在不断进步,你的镜像神经元也会大受刺激,也会不断的进行模仿。
从这一点而言,学习其实并非一个单独的行为,而是一个社交的行为。我们真正能够去努力学习的动力其实真不是来自于自己而是来自于——你看到了有些人做到了而且做到很好,你亲眼看到了很多有缺点的人也做到了,甚至连你自认为都不如你的人都做到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就像我觉得在教育孩子方面,最重要的不是每天给他讲多少道理,而是要让他看到一些“事实和细节”。例如,如果我们只是普通的人,而想要孩子的未来至少比我们要厉害一些,那么我向来主张小孩最应该看的,不是各种童话故事或是某个学科知识,而是多看看名人自传(记住是自传,不是传记。传记是别人写的,自传是自己写的,两者天壤之别:自传较为真实,而传记很多都是道听途说的,甚至夸大事实的)。当孩子在这种名人的“成长史”中耳闻目染,他的镜像神经元就会被深度激活,于是人格的塑造就这样完成了,那些名人自传里描述的一些细枝末节,会成为一颗种子,深深植根于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变成与之相似的行为,成为不了名人或是伟人,至少也具备了其些许优秀的品质。
“无关”破坏了镜像神经元
我们时常会犯一个错误——明明和自己有关的却轻言放弃,而和自己有无关的,却乐此不疲。
普通人判断一个事情有关和无关,往往是根据两个方面:
第一,这个事情对自己当前的用处和影响
第二,这个事情的难度大小,亦或是兴趣程度
就像“读书很重要”,于我们普通大众而言,这个事情对当前好像没有什么重要影响和作用,读书这个事情的难度比较大,还要费脑子,当然提不起兴致。因而,我们就会很好理解,为什么相较于读书学习而言,更多的人会选择去了解明星的各种八卦,仿佛读书与自己无关,而那些明星的各种事情都和自己有莫大关系一样。
镜像神经元,是模仿之源,也是进步的原动力。但镜像神经元不会在所有情况下都会自动被激活,很多时候,心理会影响生理——譬如这里说的“无关”的心理概念,会直接导致你关上了“这扇门”。
就像多年来,你一看到新闻里有N多个数据统计时,你只关乎其结论,不关乎其过程一般,你觉得结论才和你相关,那个统计表格或者图形,和我又有什么关系?于是,你一直都看不懂这些统计数据,哪怕有一天,别人给的错误的结论,你也照收不误,因为你看不懂这些数据,如何辨别得了?
就像多年来,你一看到财经报道里的一些相关术语,就头皮发麻,看到后也懒得深究是什么意思,甚至干脆离开视野,以免徒增烦恼。这些看似深奥的术语,诸如GDP,CPI,INDEX等,你觉得和你没有半毛钱关系,知不知道又不会影响什么。
就是这样的“无关”的心理,会导致你的镜像神经元的通路被阻断了。无关的心理,让大脑认为这件事情和你没有关系,然后它就会视而不见,而“观察”似镜像神经元得以激活的前提,你连观察都不愿意做,自然它无法被激活。这样以来,你一辈子都无法再习得这些知识和概念。
就像我上一篇文章《你值多少钱?》里讲的一样:
“世界不需要你,因而你一文不值,而你与世界是无关的,则会直接导致你不被这个需要”。
这种“无关”的事情做多了,大脑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你会发现无关的事情越来越多,越做越自然。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你的镜像神经元的“弹性”失调——就像肌肉的训练一样,用进废退,你长期不动卧床不起,你的四肢的肌肉就会萎缩,因为大脑会认为,这四肢也和自己无关,索性不要了吧!
其实,很多很重要的概念或者只是,都是会“伪装”的,例如看起来乏味,听起来简单,或是感觉太空泛等,如果你长期养成视而不见的习惯,撕不下它们的“伪装”,那么你的大脑里真的会“空空如也”,学习的通路会不断受到阻碍,等到真正有一天需要运用时,你有可能吃大亏,甚至会让你小命不保!
我不是危言耸听,你去看看那些A股市场里,被逼得跳楼的有多少?即使不跳楼,也有很多人为炒股负债累累,导致家庭不和。这些人最根本的问题不是出在“贪”字上,而是没有透彻理解某些最基本的原则和概念,诸如:“不要借钱去炒股”,这多么容易理解,但是很多人觉得这个好像和自己无关,因而不会去细究。于是很多人没有理解透彻——为什么不能借钱炒股?
借的钱,是有还款日期的,是有期限的,而投资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行为,如果拿这种借的钱去投资,就相当于把投资变成了投机,你的心态会变得非常急躁,你的操作会变得频繁,你会更需要快的要结果。这一切就是这样发生的,就像连锁反应一样。如果他们当初觉得这个概念和自己有关,细细专研那个概念,甚至能够知道投资究竟是什么,也不至于走上不归路!
总而言之,利用好镜像神经元,甚至不惜创造条件来激发它,让自己心怀万物,不闭塞,不盲目,才能真正让自己获得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