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法
李宝臣四十年心血力作:论语商释

李宝臣四十年心血力作:论语商释

作者: 李宝臣 | 来源:发表于2020-04-06 22:23 被阅读0次

    论语商释•八佾篇第三﹝三﹞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一﹞?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

    ﹝一﹞如……何:就是如之何,怎么样的意思。

    【释义】

          孔子说:“一个人若是不讲仁义,那么如何对待礼呢?一个人若是不讲仁义,那如何对待乐呢?”

    【商释】

          就“礼”或“仁”来说,孔子认为“仁”的地位更加重要。即言“仁”在前而“礼”于后。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仁”的人才可以进一步讲究“礼”。若论及“仁”和“乐”的关系,同样是“仁”的地位大于“乐”。“仁”和“礼”的关系属于道德的范畴,而“仁”和“乐”的关系属于素质的范畴。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可能会用很长的时间,而素质的提高就相对快一些。

          如果我们把孔子的这个观点引申到企业管理中的话,我认为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这两者都是需要的。一个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就是良好的道德影响力,一个人应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一个企业也同样需要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如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等等。一个企业不仅仅要有很高的知名度,还要有很好的美誉度。有了较高的美誉度,也就意味着诚信。对合作伙伴的诚信,对员工的诚信,对社会的责任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只有有了这些,企业才会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企业才会长期发展下去。若与儒学联系,可以这样表达:一个企业要有美誉度的话,必须从孔子所说的“仁”的角度出发,不必把自己员工的业务能力放在第一位,而要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只有有了“仁”才会有“礼”。当然,我并没有说员工的能力不重要,只是主次关系要摆正。

            然后谈到“仁”和“乐”的关系。道德水平的高低有很多后天的因素,不是与生俱来的,而培养起来又需要有很长的时间。而“乐”则是在“德”的因素下进一步培养。培育的速度也会很快。许多人都明白,如果一个人很聪明而道德质量低下的话,反而更加危险。若一个人本来就想杀人,而他自己又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这岂不是更危险了吗?相反,一个人如果有较高的道德质量而知识素质或能力素质稍微差一些的话,提高这种素质是可以较快的。所以,孔子讲的这些话对于当今社会的老板们或企业家们来说应该在实践中具体考虑运用。当然,也有人归纳说,有德有才破格使用;有德无才适度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当然不可用。一言以蔽之,我们在企业管理中运用孔子的理论时,不要仅仅考虑某个人今天可能给你赚多少钱,而更多地应该考虑他可能会在某一个时刻会给你造成多大的损失。

          所以孔子说的这些话在企业用人方面的启发可能会更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宝臣四十年心血力作:论语商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zi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