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商释•八佾篇第三﹝一四﹞
【原文】
子曰:“周监于二代﹝一﹞,郁郁乎文哉﹝二﹞!吾从周。”
【注释】
﹝一﹞监:音jiàn,同鉴,借鉴之意。 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周代。
﹝二﹞ 郁郁:文采盛貌。丰富、浓郁之意。也指香气浓厚。
【释义】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借鉴于夏商两代。那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呀!我是选择周的。”
【商释】
中国的历史起源于夏、商二朝。所以我们的文化都是说华夏文化或是华夏文明,就连我们今天说的纪年也是说夏历或农历。而商——我们又称之为殷,就更有许多文明了,出土于河南省安阳殷墟的甲骨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尽管殷朝在后期也出现了许多荒诞的事情,但这并不能否认这个历史王朝的文化或文明。紧随其后的周就更不要说了,因为周的礼仪制度继承了其前两个朝代的先进文明,集中了他们共有的精华,因而延续了八百年的历史。正是这个八百年的历史,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到了博大精深的程度。孔子在这里说的“郁郁乎文哉”就是周朝的文化与文明,是“文哉”的,在孔子那个时代,以孔子个人的观点而言,那是最美的,也是最完善的社会运行体系,老有所养,少有所成,天下大同。故孔子选择了周。其实孔子崇尚的礼仪标准就是以周为蓝本。他始终强调的是“周礼”,他提到的“克己复礼”就是根据其所处的时代礼仪堕落的现实,极力劝导普通百姓或统治者恢复周朝的礼仪。
有人或问,孔子讲的话到底与我们的企业管理有什么联系呀?我的看法是,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全球一体化,很多东西已经没有了明确的疆域概念。如果我们还像封建社会或解放以后的一定时间内那样固守一隅,我们的国家就会失去很多机会,我们的企业就会失去很多机会。而机会一旦错过,往往不会再来。真正的做法应该是,以一种开放的胸怀融入国际社会,把我们的企业、我们的产品拿到国际大舞台上接受检验。只有比较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够让我们前进。通过融合比较,最主要的是汲取西方文明的先进要素,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从而形成新的文化与文明。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周监于二代”,恰好要说明的是,一个好的东西若文化之类,就是需要融合,只有融合才会产生更新的东西,文化的抽象性与企业管理的具体性都是一样的。只有充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学习人家的长处,同时与我国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然后才有可能参与到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去,中华民族才能真正腾飞。
我这里特别提一下,对于西方文明或产生于西方国家的工业文明,我们不要在崇洋的同时忘却自我,因为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遗产可能也是西方文明中所没有的,他们也希望向我们学习,若我们在学人家的同时丢失了自我,那就是邯郸学步了。如此绝不可取。
有的企业家在这方面比较盲目,一提及西方,完全忘我;一提及现代化就是那些丝毫没有人性的产品和制度,从而把中国的企业完全变成了外国的附庸,这是可悲的。
真正的做法是:周监于二代而有周,监于中西文明而有我。如此就“郁郁乎文哉”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10334/d2cffda3ac2b17f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