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
犯罪与道德的边缘

犯罪与道德的边缘

作者: 陈韵超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11:04 被阅读12次

刘哥给我打电话,说自己车发动不起来,让我跟他一块去他把丈母娘接过来,今天他孩子过生日。发了位置给我,在黄县汽车站北面的冷王村。

我发动车,跑到他小区,他已经在路边等着,看我过来,赶紧把吸了一半的烟熄灭,扔到垃圾桶里。

我说,在车上抽就行了。

他说,那不行。

刘哥在司法口工作,主要搞案件侦破的,就是接到受害群众的报案,对于符合立案标准的进行立案,不符合标准的不予立案,立案后开展侦查活动,收集犯罪证据。

我问刘哥现在案件什么样的比较多,他说网络犯罪比例加重,比如借助网络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侮辱诽谤,电信诈骗等。

我说,现在人人都是自媒体,都有发言权,都想发泄自己情绪。

他说,所以现在加大力度整治这些东西,前段时间整治小视频,这段时间整治自媒体,焦点访谈报道后,自媒体大号封了一大片。自媒体要传达正能量的东西,负面、消极的信息都不能传播。

我说,谁发个帖子、在群上说句什么话,网络这么大,你们怎么能查的出来?

他说,你太小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了。这么说吧,你在网上经常浏览的网站、百度搜索的关键词、匿名发帖、微信聊天记录、短信、通话记录、名下资产、银行存款、征信、开房记录、行动轨迹等等,办案过程中如有需要,我们都可以申请查询调取。

我说,这不人都是透明的了。

他说,理论上是这样的。

我问,有些人在网上发帖污蔑、在群里发布谣言的,你们怎么没抓?侥幸逃过?

他说,有专门的网警在随时监管着,若是有举报的,牵扯案件的,谁也逃不过。无论是低级还是高级的犯罪都有被抓的可能,只要存在的东西,不可能无影无踪的没有痕迹,主要是侦破和抓捕的代价不同。问题是,你不知道你违法的代价是高还是低,也许任何一件不起眼的小案件,若是在严打和整治的时候,那你就是被抓的典型,污蔑和诽谤有时候是会判刑的。

我说,既然是这样,怎么网上还有乱喷的。

他说,网上犯罪这个概念,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对于不知道的人,是缺乏网络知识,他们认为在网上发帖好比是说话,有言论自由,是在反映问题。其实自由是相对的,你的某些没有证据的自由,必然会妨碍他人的自由。无论是在现实中用嘴巴骂人,还是在网上发帖骂人,在法律看来都是一样,网络传播的更快,你犯的罪更重。网络要求实名制其实是起到一种震慑作用,并不是说,你弄个没有实名的手机号,注册账号,匿名发帖就会没人知道,我们就抓不住你了,简直就是掩耳盗铃。

我问,给你个帖子的地址,你能查出谁发的来?

他说,我能连他家族史都能查出来。

我说,那些在网络上骂人的人,是在现实当中挨骂的人。一个在现实当中颐指气使、吆五喝六的人,他需要在网上骂人吗?在网上骂人是发泄不良情绪,或者他自己是处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过程,他才会这样,这样的话他痛快了。

他说,所以呼吁大家,有问题要正视问题,不要乱说话,做个守法的好公民,说不定你在群上说的哪一句话或者发的哪一个帖子,你就进去了,现在这个网络社会,人们距离犯罪只有一步之遥。

到了一个路口,我把车停在路边。

我说,我去超市买瓶水。

我买了两瓶脉动,又提了二箱红心猕猴桃。

我说,这个猕猴桃一会给婶子带上。

他说,你这是干啥?

我说,我可不是贿赂你们公职人员,上次你送了我一箱带鱼,这是礼尚往来,空着手去你丈母娘家,多不好。

他说,你就是讲究。

我说,讲究啥,礼尚往来。

他说,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我问,什么问题?

他说,我们在跟大家交往的时候,在同级别和没有利益关系的情况下,人家为什么愿意跟你交往。

我说,不拿、不占、懂得感恩、愿意吃亏。

他说,喜欢跟一个人交往,这个人身上肯定有一些东西值得学习,能吸引你,能够给你带来价值,谁都不愿意跟一个废物交往。

我说,在交往中有一个法宝。

就是:不要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而是用别人喜欢发方式对待别人。

比如,你喜欢吃素,他喜欢吃肉。你认为吃素养生,他以为吃肉能强体。你每次招待他都是素食,以为这就是天下最好的美食,久而久之他就远离你。每个人都有固有的思维模式,都是以我为中心的去考虑事情,把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强加在别人身上,这是大忌,除非你是大师,在气势上能碾压他。

到了胡同口,我把车停下,我说我不过去了,我在这里等你。

坐在车上刷朋友圈。

抬头看一个大爷在树底下,戴着老花镜在缝补衣服,这种缝缝补补的节约传统,老一辈男女基本都会,现在的年轻人谁能穿缝补的衣服上街?别的先不说,就问你家有针线盒吗?

我下车过去跟大爷攀谈。

我说,大爷你这针线活真不错。

他说,都缝了一辈子了,现在就是有点眼花了,你是?

我说,我来接李哥他丈母娘的,就是那家。

他说,奥,好啊,都是孝子。

我说,现在缝衣服的少了,年轻人谁还穿补丁衣服。

他说,现在不同与过去了,你看人家雷锋一双袜子都能穿9年,新三年、旧三年、补补缝缝又三年。

我说,以前的质量好,现在要是这个质量,工厂早倒闭了。

他说,也不是质量好的事,一是那时候物资短缺,哪能和现在一样,想买一双买一双,想买十双买十双,那时候买啥不是用票。二是早的人穷,知道节约,会过日子。

我说,是啊,我上小学的时候,甚至一个月都吃不上一次肉。

他说,我年轻那会,给人家干活挖沟,自己带饭,带上一包袱干粮。

我问,干啃干粮啊,没有菜?

他说,哪有什么菜啊,有一次有个东家的娘,给了我一个咸鸭蛋。我吃了一个月,每次拿出来,就吃那么一点点,一点都不夸张。家里条件不行,两个儿子,老伴死的早。

我说,现在儿子长大了,应该享福了。

他说,老大让我去烟台住,老二让我去济南住。

我说,真孝顺。

他说,哎,老大在济南,老二在烟台……

我说,奥。

他说,我哪里也不去,就守在这里。以前老思想,以为养儿能防老,还笑话人家生女儿没有儿,你看老李(刘哥他丈母娘),两个闺女隔三差五的就接走、去住几天,一到冬天就住女儿家,有暖气。

我也不知道怎么跟大爷接话,看刘哥出来了,我就跟大爷道了别。

在车上,我跟婶子说,你女婿真好,现在这种好女婿去哪里找。

她说,可不是嘛,都能赶上儿子孝顺了。

我在想,为什么儿子不孝顺呢?

有时候不是儿子不孝顺,是他们表达方式不一样,儿子不像女儿那么体贴细心,但是不代表他们不爱自己的父亲,其实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儿子都是赡养父母的,只是没有女儿那么体贴一些,能关心到儿子不能关心的地方。

或者,现在人只是孝,而没有过去那么顺了,孝和顺是两种情况,而我们说的时候都是合起来说。

生两个儿子都不孝顺那是为什么呢?

一是:可能老大攀比老二小时候父母更溺爱、给予的更多,老二攀比父亲给老大结婚时候置办的家具多,感觉不公平。什么叫公平?所谓的公平就是偏向自己多的时候才叫公平,否则都是不公平。

二是:媳妇在其中挑拨,看不管这、看不管那,都说娶了媳妇忘了娘,有时候还真是,有一个好媳妇能赶上一个好儿。

三是:属于教育问题,自己就是不孝顺之人,想养出大孝子,可能吗?还有我们上一辈过于重男轻女,好不容易生了儿子,惯的不行,没有告诉他们什么是责任心。

说到底就是没有一颗感恩的心。

身份角色不同,表现就不同。当女儿的时候孝顺,当媳妇身份时,基本就是不孝顺了。同样儿子身份不孝顺,当女婿身份时就孝顺了。

孝顺与不孝顺与从小教育有没有关系?

我认为有。

古代的理论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现在专家否认这个说法,说一定要给孩子谈心、要跟孩子讲道理。但是,讲道理孩子不听,怎么办?毕竟不是每个家长都是专家。最后还是得打,打管用吗?

管用!

也不是一味的打,要做到一点:恩威并施、奖罚分明。

现在欧盟一些国家已经放宽了法律政策,轻微体罚孩子不再违法。

我又对着镜子,照了一下自己的孩子,她有时候有点自私,有好东西不舍得分给我,而我们家长呢,有好东西不舍得自己吃,都留给孩子,都是自己吃普通鸡蛋,给孩子吃柴鸡蛋。

我们会不会惯坏孩子?好东西不舍得自己吃,留给孩子,有谁能同样做到,不舍得自己吃,留给父母呢?孩子得了重病,我们会卖房、卖车,砸锅卖铁一定给孩子治病,要是父母得了癌症呢?你会不会劝自己,房子不能卖,还得住,车不能卖,还得接孩子上下学,在自己不能承受的范围外,只能等死。

有人说,我也会砸锅卖铁,给父母治病,事情轮不到自己身上,都会这么说。

家里没孩子显干净,没父母显孝顺!

除非你家里非常有钱,而中国基层家庭有多少有钱的?

10万就是个坎!

原来:爱,都是向下一代延伸的,向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父母给了你爱,你的爱给了孩子,孩子又给了你孙子……

若能想开,也是一种解脱。

不排除有真正的孝子,中国还是有的!

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相关文章

  • 犯罪与道德的边缘

    刘哥给我打电话,说自己车发动不起来,让我跟他一块去他把丈母娘接过来,今天他孩子过生日。发了位置给我,在黄县汽车站北...

  • 《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有一种爱,叫父母之爱

    《世界上最爱我的人》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通过父母与子女的亲情,讲叙了一个游走于道德与犯罪边缘父亲和一个生活诘据的单...

  • 2017-10-16

    犯罪得不到惩罚。正义得不到伸张。何谈道德?

  • 边缘

    人啊 总爱在边缘行走 河滩的边缘 规则的边缘 道德的边缘 那小小刺激后的虚惊一场 似乎总能带来无边的快乐 可窃喜 ...

  • 道德绑架,同样犯罪

    道德绑架也是‘绑架’,同样犯罪 任何事件的舆论,是人类自我站于道德最高点用言语谴责、舆论,甚至是辱骂行为,将他人唾...

  • 刑法导学学习笔记(3)

    第三章 犯罪构成 第一节犯罪构成的概述 一、 犯罪构成 二、 犯罪构成与犯罪的联系与区别 犯罪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

  • 边缘与边缘

    边缘是一种立场,差不多是站在悬崖的边沿上,如果再向外一点就会跌入万丈深渊。虽然是有一些危险性,双足也还踏在这一片土...

  • 生死边缘,我的犯罪之路(1)

    我从梦中惊醒,额头的冷汗一直流到了脖子上。 我做了个什么梦,容我想想。 梦中好像是在家里,不,应该是在医院。反正旁...

  • 小偷家族偷来的最贵的是什么

    即便是偷来的生活,他们也视若珍宝。 小镇青年的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日本边缘人物的犯罪与生活吧。但是看了是...

  • 常用英语单词分类速记(49)

    Crime & Criminal 犯罪与罪犯 Break the law 犯罪 Crime 犯罪 Criminal...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犯罪与道德的边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ak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