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读半小时漫画中国史,我妈也跟我一起读。然后聊天就谈到去接小朋友放学时,也不想玩手机,我说那您就带着《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去。然后我妈说这个书有什么好的,让孩子看有什么好处呢?兄弟相残,父子相残,亲人相残。
总是想着让孩子多读书,去多看一些世界的各种事情,自古也有说读书使人明智。总觉得多读一点书是好的。妈妈的话却提醒了我,对于三观还未形成的人来说读历史真的适合吗?
两日读半小时漫画中国时,作者的语言虽通俗易懂,但也有些许流氓,图文虽然能够了解到各个朝代的发展脉络,但直白甚至有些灰色的语言,却不利于儿童形成纯净的思想,整体感觉还不太适合儿童阅读。
在儿童的童年,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形成一种为己也为人且向善的思维模式。只有每一个儿童都形成这样的思维模式我们才能够塑造出更美好的未来。过我们的儿童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我们的未来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妈说的那段话提醒了我,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适合儿童,并不是所有类型的书籍都适合儿童,推荐给儿童的书,我们一定要自己先去读一读。在这个知识泛滥的时代,出版书籍泛滥的时代,开卷有益这个词,我们需要给它打上大大的问号。
对儿童最重要的是什么?形成善良的底色,锻造可以保护自己又能够守护他人的能力。
开卷不一定有益,换个辩证角度谈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