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推动摇篮的手也是主导世界的手,父母的影响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极为重要。但是孩子与家长之间不是纯粹的学和教的关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需要有效便捷的沟通。
首先,要明确亲子间所有的行为都是沟通,因此在孩子行为的背后,你会发现感受。一旦你找到特定行为背后的感受,并发挥同理心,就可以把那种感受用言语表达出来。你可以协助孩子用言语来表达自己,以后他就不太需要以行为来传达感受了。
比如:孩子发怒或是不配合的背后,其实是沟通不畅,是他的感受无法表达出来,所以有时候孩子宁愿用一些负面的行为来引起别人的关注。
其次,为了适应社会,举止得体,我们也需要培养四种技能:抗挫折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他人的角度看待及感受事物的能力。
这4种技能的训练培养,不只是针对孩子,对父母同样适用。
如果你观察任何一个发脾气的孩子时,会发现他们并非乐在其中。他们发脾气不是因为喜欢那样做,那不可能是他们预谋的策略,他们只是展现出真实感受,表达失落、愤怒与难过罢了。
孩子情绪的背后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针对发脾气的孩子,不应该一味的责怪,而应该去了解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如果你觉得孩子发脾气把你逼到了极限,切记,这时你应该反思,而不是立刻反应。
通常情况下,针对发脾气的孩子,家长最容易做到的是反应,最不容易做到的是反思。
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压制孩子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开明地对待他们,从他们的角度看他们的需求和欲望,才是最好的方法。
如果父母利用权威压制孩子,只是一时,并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认真聆听,切实感受孩子内心的需要,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作为父母,只有当我们放弃坚持自己一定是对的、放弃争输赢时,才更容易看清自己扮演的角色,才能更好地思考我们如何向孩子示范怎么合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