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不觉入驻简书有半年了,今年6月初开始写作,至今输出近15万字,从不知如何写到逐渐写出自己的风格,从没有任何写作思路到逐渐有了写作经验,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我看到了自己的喜悦和丰盈,写作已成了我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对我来说,写作不仅是疗愈的过程,更是自我成长的过程,这半年来我收获最大的两个点,一是保持思考和自省的能力,不断梳理和调整价值观,不断思考每件事每本书的意义,不断反思和总结过往人生,不断观察和寻找生活的本质。二是保持平和稳定的内在状态,不管在生活感情还是写作,都能保持心态平和不急不躁,所以个人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日渐良好,在写作上也没有遇到什么心理障碍。
回顾这半年,我看到了自己的变化,也打开了自己的心境,我对写作也有了新的定义,写作其实就是一场修行。 写作的状态就是心灵的状态,写的是字,练的是心,屏弃功利心就不会有太多阻碍,不执着向外攀缘,不偏离写作初心,为读者其实就是为自己。写作就是提升心性,历炼心灵的过程,写作表面上是写文章,本质上是修炼自我。
我一直属于佛系写作,不为流量和收益烦忧,写作节奏不紧不慢,我对自己的要求较高,一直坚持写千字文,坚持每篇文章都要反复阅读仔细修改,只有自己觉得满意了才会发布,写文章最怕浮躁和糊弄,所以我一直对文字保持敬畏之心和严谨的态度。
我写作全靠自己摸索经验,没有系统学习,没有大咖指点,我不喜欢拿来主义,不喜欢走捷径,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归纳,不断自查自纠,所谓“悟到才能得到”,每个字里行间都藏着我对生命的反省和思考。我和简友互动点赞的次数较少,并没有特别在意“礼尚往来”,我觉得真正的粉丝是靠文章吸引来的,而不是点赞互换来的。
简书里的文章,我每天也会读一读,我觉得大致可以分四种,第一种是心情日记,记录生活片段宣泄各种情绪的,第二种是故事文,真人真事,家长里短,生活实录,第三种是小说,五花八门各种连载,第四种是价值文章,干货知识,个人成长,生活经验,书评,读后感之类的。
我是一个很有分享欲的人,但我却没有写过一篇碎碎念的文章,情绪容易共鸣但很难写出思想,在我看来,两三百字的文章只能算小作文,不动脑筋的口水文没有任何意义,真正写文章不是为了宣泄情绪,个人情绪也不必人尽皆知。我们都爱听故事,生活中到处都是故事,故事很容易写也很难写,如果只是单纯的叙述一件事,缺少人性的思考,缺乏价值内涵,故事没有灵魂就很难打动人心。而小说需要长期积累,需要想象力丰富,环境人物情节设置要合情合理,故事还要跌宕起伏,写作的门槛较高,所以写好很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向性和局限性,只是我更喜欢第四种价值文章,生活哲学、价值观点、人生经验、知识分享更容易引人思考给人启迪,也更具有实用性。看过很多公众号优秀文章和简书大咖老师的文章,他们几乎都是价值输出观点输出,在简书里,我很喜欢周卫英老师的文章,他的文章充满哲学和人生智慧,发人深思引人思考。因为有较高的深度,所以有较高的影响力。
全媒体时代人心浮泛,所以人们更需要聚焦和沉淀,更渴望有醍醐灌顶的力量,我们的注意力在哪我们的收获就在哪,专注力就是选择力,而我给自己的定位始终是内容为王,阅读和思考是我写作的基石,所以,没有深度思考我就不写,没有阅读支撑我也不写,对读者没有太多益处和影响的我也不写。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随便拎出来一篇文章要有可读性和价值性,并且要有正能量,所以写作一直坚持与读者有关,对读者有用,不为媚众而写作,不为流量而写作,坚持内容为王,注重价值输出。
写作是个系统工程, 所以写作必须长期主义,我想每个人都会有几篇流量高的文章,但是我们要区分必然和偶然之间的关系。量变才会带来质变,而保持高质量的输出,保持深入的思考,才能有高质量的输出,从而产生质的变化。
关于个人写作愿景,一年内输出50万字,两年内输出100万字,用100万字打底基础,有了金刚钻,才揽得了瓷器活,如今半年才写了15万,离目标相差较远,我也深知自己的写作能力还不够,还需要持续的练习,先做好基础工程再谈上层建筑,先积累再沉淀,相信功到自然成。
坚持内容为王,质量比流量更重要,坚持闻过则喜,指点比赞美更重要。
保持热忱,不忘初心,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