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听到这么一个想法:
我们见到市场上各种团购产品,通过团购来实现买家低价就能买到某个产品,那么购买保险是不是也能将分散的用户组织起来,实现低价买到保险,你觉得能这样做吗?
如果是集合一群个人,答案是不能,因为通过多个个人团购的方式低价格买到保险产品,法律认为这是返佣,在保险中这是被禁止的。
我之所以了解这些,是因为最近身边多了一名寿险规划师,一个我从听过的角色,对方带给我的一些知识,让我重新对自己进行了一次retro。
谈到理财,很多人或许都有一些小技巧,有些是听来的,有些是自己的习惯。如果谈保险似乎就是有可能人们的对话就会戛然而止,因为人们看到了太多保险反面的一面或者认为保险是消费品,将钱给出去,却看不一定看到结果。我对保险的认识就停留在后者。直到身边出现了一位寿险规划师。
最开始引起我关注的点,是通过购买保险能否获得低利息的贷款(我之前不知道这件事),保险是属于银监会的,当我了解到这两点是,我突然意识到“是不是我根本就不知道保险是什么?”,结果是我真的不知道。
我一直认为只要我身体没有大病就能买保险,只要给钱什么时候都能买保险,其实这些都是我自己的错误认识。
在去年过年,无意中看到一个保险的限制条件,就是体重,体重不达标很多保险是买不了了,所以根本不是没有大病就能买保险。
提到投入产出比你或许熟悉,事实上也并不是给钱就能在什么时候都可以买保险,银行不会为征信有问题或者没有信用记录的人提供贷款,保险公司也不会冒着赔钱的大风险来做赔本生意。
讲解保险中的这些知识就是为了说明有些事情表相被议论的和其实际是完全不同。我们再来看看技术。
当谈到TDD时,或许很多人都可以侃侃而谈,因为这不是这并不是陌生的名词,很多人都听到过所谓的结果,最终也就浅尝辄止,若是周边的人都是浅尝辄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对一种环境。都知道TDD针对不同的上下文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却讲不出TDD到底是什么,怎么实践,针对不同情况最佳实践过程是什么。这种结果的出现可以参考猴子定律,思考为什么自己的环境中会有那些不尽人意的情况出现。
初入职场的一个年会上,公司总裁对大家说“这个社会很浮躁,我们自己不能浮躁”,现在想想我虽然要求自己不浮躁,但还是没有完全做到。似乎我应该对原本心里形成的定论的内容重新解放。看看身边手机在快速演变,APP在快速演变,就连车企造车的升级也在不断提速,我自己对事物,对知识的理解有没有同样演进呢,我想是有演进但还是不够。
那么应该怎么去改进呢?
以终为始,围绕目标驱动出改进方案,而不单单只是演进。
变通的前提是先正确理解,正确理解事物、知识、技术之后再权衡、取舍。
聚焦,否则我将一事无成。
最后我还得提醒自己,并不是所有事情确定清晰之后才能做,否则重复也索然无味。
--
【扩展】
猴子定律
寿险规划师微信号:ellen_ge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