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绚
朋友圈被一对双胞胎出世的消息刷屏了。26日以赞扬为主,多是科研界之外的朋友们转发的媒体报道。27日趋于沉寂,28日听到的声音逆转为批判。为什么?
这不是一件普普通通的治疗事件,而是一场强行突破道德底线的闹剧。贺作为科研工作者,明知所用技术并不成熟,会产生未知的严重后果;明知国际共识是禁止对人类生殖细胞进行修饰,仍然不顾后果、私下进行相关实验,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的动机。
为什么我国产出“世界第一的研究成果”,却有这么多的科研工作者在质疑?普通民众或许通过新闻报道已经了解了一部分原因,或许还因为沉浸于“科学的进步”而迷惑事态的发展为何迅速逆转为指责。专业的知识需要专业人士来回答,请读者移步我国几位科学家主办的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阅读近期相关内容,各位科学家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是相对客观的。
如果专业知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过于晦涩,我以一个不甚恰当的例子进行解释:电钻对于成年人而言是工具,我们可以用电钻修理门窗,制作家具;对于孩童而言却存在未知的危险,因为孩子尚不能完全掌控电钻,他们可能伤到自己,也可能伤到他人。基因编辑本身是个工具,但以我们目前的知识水平来看,我们不过是个孩子,我们还没有能力完全掌握基因编辑这个工具。更何况,这个工具目前还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工具本身无罪,犯错的是人。我们呼吁禁止的并非技术本身,而是对技术的滥用。
科研成果的转化是一件需要严肃对待的事情。除了伦理道德,我们也担心这项尚存未知风险的技术会对两个孩子的成长,对她们的后代(如果她们有机会生育后代的话),对整个人类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科研成果的公布,首先要经过同行评议,其次是改进验证,一系列严格而复杂的审核与验证之后,才是公开发表。而从理论到实际应用,更需要谨慎前行。贺绕过前面几个步骤,隐瞒一切进展,在孩子出生后才将事情公开,而且是通过媒体公开,这是缺乏基本科研素养的表现,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从整个事件以及贺对于这件事情的反馈来看,我不认为贺的行为出于无知,而是明知不对,刻意为之。其用意,也不会是所谓的一句“情怀”可以解释的。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生而为人,我们也有做人的道德底线。权利越大,责任越大。这件事情无论以何种形式收场,都将是一场悲剧。出于一己私利,让整个社会承担后果,这是人类的悲哀。反思与补救,将是目前的主题。
此刻,我真的希望贺公布的消息是假的,没有什么lulu和nana的出生,没有另外几对夫妇作为志愿者参与进来。造假,是我此刻能想到的最好的结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