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一次的听我妈说过,我的出生经历,带着“偶然”的惊心动魄。那个年代,正是计划生育抓的最严的时期,严到计生站的人会挨家挨户的检查育龄妇女……查到我妈时,我妈已怀我三个月了。为了保住我,在她们检查时,我妈故意“疼”的大声叫唤,干扰了检查者的判断,就这样,我成了“漏网之鱼”。因为害怕在家被人看出来,妈去了东北亲戚家待了好几个月,直到快生的时候才回来,就这样,我在一个亲戚家出生了。
出生以后,一看又是个女孩,家里人就商议着把我送人,“主儿”都找好了。可就在要送给别人的时候,我妈又不舍了,一把把我抱了回来,说:俺俩闺女,更好!就这样,我得以留在这个家,这个“父亲生病、生计依靠爷爷奶奶和母亲”的家。
一年以后,弟弟也在来到了这个家,这个难免有点“重男轻女”的农村家庭。中国人历来看重后代传承,甚至推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么高的“标准”,虽然,在漫长的农业社会背景下,这里的“后”主要是指男孩,但是女孩也不会不善待,顶多就是让女孩少读点书,早干活早嫁人。在这一点上,我妈是个例外,因为她小时候最后悔的就是没捞着上学,所以,不管闺女儿子,哪个想上学都“砸锅卖铁”的上,也正是我妈这个坚定的意愿,才有了后面那些故事。
爸爸没有劳动能力,光靠爷爷奶奶无法供我们三个上学,妈妈只能外出打工。那段日子,我常常梦见妈妈突然回家了,大声呼喊我的乳名,睁眼一看,却什么都没有。姐姐为了保护我们,晚上睡觉前都会放一把菜刀在枕头底下,以防万一半夜有人破门而入……尽管少了一些陪伴,我们依然在这个家度过了快乐的童年,一个没有批评和谩骂的童年。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和小伙伴们玩数不清的游戏,奶奶会吓跑欺负我们的孩子,上学拿了奖状,高兴的捧回家给爸爸看,尽管他看不懂,依然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抱着爸爸时,我给自己许下一个心愿:等以后长大挣足够的钱,给爸爸治好病,我要看到爸爸健康时的样子。
后来,爸爸还是没能等我长大就走了,这成了我心中最大的遗憾之一。记得奶奶说,爸爸走之前回光返照,什么病都没了,叫奶奶“娘”,帮奶奶干活,还穿着姐姐给他买的汗衫。他走那天,我还在上初二,妈来告诉的我这个消息。来不及哭太久,我带上早饭还没吃的那个鸡蛋,一路跑回老家,希望能尽最后的孝道。可惜,爸爸虽然张大了嘴,却已经吃不到了……但,我还是剥开了鸡蛋,放进爸爸嘴里。然后,找来剪刀,给爸爸剪了剪手指甲,一剪一剪的,剪掉了我童年时最大的梦想。爷爷流着泪对我说:别怪爷爷没照顾好你爸,爷爷尽力了。我没说话,但在心里点了点头。
生父走的时候,妈妈已经带着我们改嫁到邻村好几年了,因为随着我们长大,妈妈没能力供我们上学了。第一个继父人挺好,只不过教育方式受“传统”影响,以批评为主。家庭教育就是这样,一辈儿影响一辈儿,继父的父亲是这样教育他的,所以他会不自觉的以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当时可能不理解,可成年以后,就都理解了,继父也是受害者,“儒教”受害者。就像电视剧《天道》里说的:什么样的文化属性,造就什么样的人。
后来,养育我们十几年的继父也因意外走了,妈妈又孤身一人了。为了让妈妈有个好晚年,我想给妈找个老伴儿,于是缘分带来了最后这个爸爸,这个从小在爱中长大,又带给我满满父爱的爸爸。虽然,他在我们身边才4年也走了,却留给我们永恒的怀念……
三个爸爸,三生三世,来不及悲伤,顾不上想念,与命运的每一次交手,与上天的每一次对话,都在提醒我:还有更难、更重要的事,等着我去战胜…
否则,这三生三世,都白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