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监考
明天教师资格证考试,本来没有安排我监考,组里小孟老师感冒严重了,去找领导,领导说没法换人,她必须监考。
回到办公室后,小孟老师心情很不好,说了些很难过的话。
看到通知,女儿明天还上课。心一动,说我替你监考吧。
小孟老师感激,我说反正我得起来给女儿准备早餐,女儿上学我一起来学校,正好。
想着在家能看书,但在家总是犯懒病,来学校,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完了还可以发呆,长时间发呆。
2红薯
下午放学的时候,小孟老师说他老公的单位今天收红薯了,给我们带些。就是回来的迟一些,要等。
我正好要开会,就说没问题。前面他就带来过,很甜。
会开完,然后布置考场,等女儿吃饭。女儿吃饭结束,我刚收拾好,她老公来了,给了一袋红薯,还有几个软李子。
知道我没有开车,她老公又很热情的把我送回来,还把红薯送到了电梯口。
一对很有爱心也不怕麻烦的小俩口。
3改变
今天看书,看到了一些内容,这句话很喜欢:改变需要动力,也需要智慧,不学习、不改变的人注定要不断伤害与被伤害。
不改变,一般是比较舒服的状态。改变,大多是痛苦的不想继续下去了。
想到自己,那要的生活持续了近四年,伤害与被伤害一直持续,也知道需要改变,就是没有行动。
还是没有智慧,看不清,沉溺在痛苦中,甚至回味。
这几天,感觉特别好,是一种终于醒过来的感觉,也有一种悔不当初的心痛。有些路,必须走,走过了才知道。哪怕是最简单的道理,自己没有经历,只是听,只是看,只是觉得有道理是不行的。
用了好几年的时间,虽然觉得不值得,但,过去了。
4不说话的底气
好几天都没有好好看书了,今天看到一本电子书《好好说话》。
摘:底气来自实力。淡定地“不说话”的底气,来自“如果说,就一定能好好说”的实力。
所谓静水流深,才能胸有惊雷、面如平湖,不是说肚里一包草、脸上带着温暖的笑,你就能立地成佛。那些温其如玉、不跟一般人计较的高手,都是先有说话的实力,再有从容淡定的风度。只是因为他们呈现出来的往往都是八风不动、娓娓道来的气质,让很多人误以为只要学到了这个外表,就学到了好好说话的精髓。
每句话,都是权力的游戏。
不会好好说话,归根到底是因为拎不清状况。那么,到底要怎样分析状况,才能确定正确的说话策略?一个最明确的指标是:权力关系。它决定了现实的语际关系,决定了各类场景下说话的基本原则。
囿于情绪和认知的不完全,我们往往意识不到“两个版本”的存在,而都误以为是对方不讲道理。这时候,冲突就不可避免地存留下来甚至爆发出来。
5疫情
疫情形势很严重。这两天核酸全员做了,且听说是四十八小时之后还要做……
明天考试,参加考试的人是全区的,还有四个隔离考场。领导说要戴一次性手套,口罩自然是必须的。想想也觉得麻烦,几个小时的一直戴,数卷子的时候也不方便。
那些医护人员整天全副武装,不知道是如何忍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