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备课,发现作文教学我有点点悟了!
之前太依赖课件,看过很多很多课件,课件教的方法太细,反而没有关注到习作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总感觉教了以后,学生还是难以下笔,尤其是基础差的学生更加,连最基本的总分总、分段还不会,也不知道开头写什么、中间些什么、结尾写什么,依旧和写日记一般,生硬地拼凑些修辞。
一直在思考怎么教,才能让学生知道怎么写,想了很多办法,直到每次改的时候生气,怎么学生连题都审不明白,不断离题。例如,在上第三单元习作写传统节日的时候,我在课上说了很多遍,要写自己过节的经历,结果,好几个还写成了资料介绍,气冲冲地叫他们重写,但我这心真的累。
后来看了一些书和资料,终于明白,学生不会写作文的症结在哪,也明白该怎么调整我的作文教学。
首先,备课。一定要精简课件,知道并落实好习作要求,例如,本次习作要求学生用顺序词写好实验过程,我就重点讲顺序词,(反思:为了教他们用顺序词说好实验步骤,当时我放了个实验视频,我是直接展示答案的,没有让他们自己尝试写小练笔,不太ok),那么第一点习作要求(实验过程要写清楚)就说明清楚了,第二点习作要求是要写出自己的观察思考加心情感受。(反思:这个也没有特别让学生练,就是让他们回顾了下蜜蜂的课文)备课前我还打印了一份实验记录表,让学生贴在作文本上。
接着,上课。一定要教他们要审题。审题,先审题目,再审要求。题目:“我做了一个小实验”,我化了个着重号,是我做,不是别人做,是我做,不是我看了一个小实验。省要求时,我让他们看书圈画关键词,知道写之前、写的时候、写完之后要做什么。(这些一定要学生回答,不能老师代替)
然后,板书。板书要根据开头、中间、结尾的逻辑来构思书写。这样孩子们看板书就知道作文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结尾写什么。之前我的板书太多细节的东西,锦上添花的东西只适合基础好的同学,但我们要面对大多数同学,一定要保证每个同学的习作有基本的范式格式。(反思:需要让孩子自己谋篇布局,写写提纲或思维导图)
最后,虽说例文会让孩子的思维受到限制,写不出真实的作文。但作文第一课时,没有范文,我觉得还是不行的,一到两篇足够了。从抽象的格式到具象的文章,给孩子们架起桥梁,他们也能自然而然知道提纲和文章之间的关联,文章需要增加些什么提纲没有的,这个时候我再提修辞、语言、动作、想象、心理、心情等,是最好的了。
这样的方法虽有不足,吾将上下而求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