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吃饭时掉了几粒饭在餐桌上,父亲总会说我是“漏嘴巴”,责令我把掉了的饭捡起来吃掉。那时虽然一家人起早贪黑地在田地里劳作,一年收成的粮食却还是不够吃,时不时还要在蒸的米饭里掺进些土豆块、红薯块、玉米面什么的,生活是比较艰苦的。
父亲教我背诵的第一首古诗,就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虽然我还小,但放学回来也要跟大人一起干些农活,对这首诗就更有切身的体会了。它告诉我一粥一饭都得来不易,一定要珍惜。它也让我对农民、对底层的劳动者充满了尊重与悲悯之情。
我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严于律己的习惯。吃饭时,我的碗里不会剩下一粒饭。外出就餐,只要是我请客,吃不完的干菜,我总是能打包就打包。生活中,我不烟、不酒、不游戏、不麻将,努力上进 ,尽可能地用儒家“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当然我也不是一个守财奴。出去吃饭,我会和朋友争着买单。路边碰到有人乞讨,我会略表心意。朋友遇事,我会竭尽全力帮忙。支付宝上,每个月我都会献上一份爱心。
我喜欢跟街边的老菜农买菜,并且从不讲价。他们的菜新鲜、水灵,有时菜上还有很多虫眼,有时根上还带着菜地里浇了粪的泥土。当然他们的菜与市场里卖的相比没有看样,也要便宜一些,但我所以喜欢跟他们买,是因为我知道那些挑着箩筐、佝偻着身子的大爷大妈,他们的家里还需要他们卖了菜拿钱回去贴补家用。即使他们家里富裕一些,他们的勤劳,他们有一分光发一分热的精神也令我感动。他们和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一样,我从心底里尊重他们,爱他们。
有了孩子,我对他也像当初父亲对我的要求一样,吃掉在桌上的饭粒,我会让他捡起来吃掉。洗脸水,过滤后的洗菜水,我也会教他储存起来冲马桶。这段时间天气干旱,小区里屡屡停水。但因为养成了储水的习惯,我们的生活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我跟孩子讲起西藏和新疆缺水严重的地区,牧民们每天只能用一碗水的事情。我告诉他平时没有人重视、毫不稀奇的水,一旦没有了,将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危机。也许别人我们管不了,但我们可以从我做起,珍惜粮食和水,珍惜阳光和空气,懂得感恩,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影响我一生的古诗,不知曾经影响过多少我们的先辈,我要把它和它的精神传播开来,传递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