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看了《摘金奇缘》,一部在北美大火,连续三周拿下票房冠军,在国内口碑却异常萧条电影,豆瓣评分只有6.1。
影片英文名为:《Crazy Rich Asians》,译为疯狂的亚洲有钱人,引进时翻译成《摘金奇缘》倒是增添了些许优雅和蕴含,但仍未能帮它在中国点燃票房。
据说,这是25年来好莱坞主要制作室制作的第一步全亚洲电影,全亚裔演员拍摄。俨然一部亚裔《黑豹》的节奏。
然而,《摘金奇缘》与黑豹却有很大不同。无论如何,《黑豹》在想象力、故事架构、绚丽的高科技、激烈的动作戏等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至少不算难看。反观《摘金奇缘》,在亚洲人眼中,俨然就是一部丑化亚裔的电影。

可能会有人说,故事设定是在新加坡,描画的是东南亚的华人,不是中国,不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观很正常。
但我想问的是:我们是生活的同一个亚洲吗?是同时生活在一个时代——21世纪的今天吗?
门当户对?女性舍弃自己的事业回归家庭?影片中显示豪富的情节,几乎都是买买买,好像钱是永远花不完的。
好吧,可能贫穷限制了剪刀君的想象力。假设,影片中杨家的钱靠花是花不完的,但就不能换种花法吗?这可能与美国人眼中亚洲人形象有关吧,暴发户式的亚洲人,基本上就是一群LOW逼的感觉。

Crazy Rich Asians,疯狂的亚洲富豪,扣住了crazy 和rich两个词。影片开头,直接来了一个显示亚洲有钱人是多么豪阔的桥段。埃莉诺·杨(杨紫琼饰)住酒店受到歧视,马上打电话给老公,直接把酒店买了下来。这个情节非常到位地呈现了crazy 和rich,但这不是现实中的中国富豪,而是美国人想象中的富豪。
在剪刀君看来,这只是为了满足美国人的想象而已。不过,可悲的是,影片中的亚洲富豪形象,确实是现实中某些亚洲富人留给美国人印象。
但据说原著小说并没有电影中这么夸张,不知是编剧还是导演的原因,呈现富的方式还那么原始和低级,令人不忍卒睹。
这既不是自嘲或者自黑,而只是迎合了美国市场而已。也就是说,这是一部拍给美国人看的,迎合了美国人对亚洲富豪想象的电影。
为什么这部片子在中国票房惨淡呢?因为人物的刻画,太刻板、太脸谱化,思想太落伍,与现实相差太远。
本来是想看一部喜剧,进影院之后,看到的却完全是一部悲剧。不仅笑不出来,而且眉头紧皱,美国人对亚洲真的是太不了解了。即使亚洲的富豪,只是一个些做事冲动的人,毫无理性可言,是一些头脑简单得可怕的怪人。

与《黑豹》对比,一部是吹捧黑人,一部是暗批亚裔,都能在美国大卖,这的确令人很不是滋味,特别是令亚洲人很是不爽:凭什么,黑人能有自己的英雄,而华裔连富豪都是LOW逼?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去导演朱浩伟家楼下,拿猴皮筋打他们家玻璃!这个温州人的后裔,真不愧是温州仔子,为了市场,为了赚钱,枉顾事实,把亚洲富人刻画的这么丑。
当然,亚洲有一些富人的确吃相丑陋,但恐怕为数不多,或者说还不是真正的富豪。真正的富豪,类似于李嘉诚式的,谦逊、有涵养,绝对不会富成一张欲望扭曲的脸,狰狞而恐怖。
真正的富豪是不屑于做戏,每天买买买不是他们的生活,一个大集团,每天有数不清的事情等待他拍板、他决策,哪有时间去买买买,哪有时间去表演挥金如土?所以,《摘金奇缘》只能算作,迎合市场,将美国人头脑中的亚洲富豪的画像呈现出来。
为了赚钱,用心极其恶毒。就像如今,有些人为了写出爆款,迎合主流社会心理,渲染明知有偏执性的情绪一样。

(注: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