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职业天生就更适合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比如教师。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其实每一个行业里都可以有——教师。
李笑来他们满足了一部分希望得到成长的人的刚需,而当我们在一个行业领域当中持续的精进时,都能够进入到那个把同一份时间卖出多次的领域。
我以前在体制内上班,每一次新职人员培训的时候,所讲的教案以及技能示意图都是在曾经一个时间段内的制作然后重复不断的使用,进而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达到了教学的目标,这符合把同一份时间卖出多次的模式。当中的收益是隐性的。
值得一提的是,体制内的培训往往都属于走过场式的和尚念经,并没有给听众带来任何的价值,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把“自己以为的刚需”强行灌输给他人的方式,体制内也不乏聪明的管理者,他们能够真正摸到听众的刚需,因为他们对于“市场”的洞察更加贴近现实,上级给我的任务我必须要完成,但我也会让大家更舒服的方式来完成。从同一份时间产出上,他的收益更大。
还有更加务实的管理者,他们没有花架子,所考虑的问题多数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那么在起点上,他们就选择了一个受众更多并且贴近刚需的方式,我把“老干妈(吃),单词书(背),学英语(用)”并列到了一起,得出了一个观点
只有简单才能满足更多人的刚需
就像我在吴伯凡老师的专栏里听到的
日本的首富是优衣库的老板;德国的首富是一个廉价超市的老板;西班牙的首富是ZARA的老板。
他们赚的钱都不是富人的钱,至少他们客户的主体不是富人,而是穷人。 穷人的钱不好赚,但是穷人有他们的刚需。真正有更多消费欲望的往往是穷人更多,他们往往买的多,富人更少,他们往往买的精。
所以,正如笑来老师自述创办专栏之时就是长时间思考了罗胖的粉丝特征,选择了一个更大的品类,最终获得了“有如神助”的成功。
目标X刚需X数量=财富自由
在让自己变得更值钱的路上,我们要遵循的就是尽全力和这个世界产生强联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进而成为一个被别人需要的人。
这才是能够变得值钱的理由。
就像谈恋爱的两个人,在一起是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对方的价值,而分开则是因为双方看不到了对方的价值。
所以那一句“好的爱情一定是互相成长的。好的爱人会让你看到未来的样子”背后的本质就是价值,不但是因为价值而在一起,更要因为提供源源不断的价值而在一起。
正如笑来老师对于朋友的定义: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情的人,从互相依附,到独立成长,最终达到共同成长。
扫一扫,关注我的公众号
曾曦这一天.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