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停转,你藏在其中。远离尘嚣,不染纤尘,不忘初心,记录最真的自己!
2018年4月4日 星期三 晴
前两天早上,托管边上的邻居搬家,她的朋友过来帮忙,走的时候,留下她的一个朋友带着一个小男孩到我们托管玩,和她们一起的一位阿姨也带着一个年龄相仿的小女孩进来玩一块玩,都是一岁多左右。走的时候邻居还交待了一下她留下来看孩子的朋友:帮忙看一下孩子,阿姨和孩子也一块在这。平时甚少来往,所以我们都没搞清楚谁是邻居的孩子。
因为不是托管的孩子,所以家属各看各娃,我们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
刚开始,娃儿们都玩得挺好的,大人也有说有笑,也都关注着自己孩子。我是比较敏感性的人,突然感觉阿姨那边有点奇怪。她的孙女刚刚还玩得好好的,怎么她抱在手上的姿势那么奇怪。我急忙跑过去看,只见孩子无意识的牙齿不断的上下咬合,眼皮翻白,四肢僵硬。情况很紧急,一看就是惊厥了。
顾不得那么多,第一反应就是伸出手指塞进孩子的嘴里,以防她咬到自己的舌头。让奶奶抱着宝宝到门外光线亮堂的地方平放,一边掐着孩子的人中。
我一边呼喊着宝宝,一边掐着人中,一只手指头还在宝宝嘴里,疼得我眼泪都快出来了。一边和奶奶说话:“阿姨,快打电话给孩子妈妈。”
“我不知道她的电话号码啊。”阿姨说
“你是她请来照看孩子的吗?”我问
“不是啊,我是孩子的奶奶。”阿姨回答
“以前孩子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我问
“不知道啊。”
“你是奶奶都不清楚情况啊。”
我也无语了。心里很焦急,但是经历这种情形太多,所以也没感觉到害怕或慌乱。都是拜滴滴宝贝所赐,妈妈才会变得这么镇定。但是手指被咬得好痛啊,宝宝,快醒过来吧。
李老师让唐老板拿了根筷子出来,包着纱布代替了我塞进宝宝嘴里的手指。好在宝宝清醒了过来。
李老师在打救护电话,唐老板已经先一步打过电话了,说已经出车。惊厥往往会反复,李老师那边电话还没挂,孩子第二次惊厥。刚刚放下的心再一次提了起来。这一次,筷子迅速的塞到孩子嘴里。孩子的奶奶都吓哭吓朦了。第二次惊厥后,宝宝就陷入了昏迷状态。把孩子平放好,把头偏向一边。
我们都没有邻居的电话,幸好之前看到邻居搬走,我们有意要租那个房子,顺便问了房东的电话,于是打电话给房东。大概告诉了下房东发生了什么事,求她租客的电话号码。
孩子妈急怱怱的跑回来,看到躺在垫子上昏睡的孩子,吓哭了。打电话给家人朋友,居然最重要的是忘记急救电话了。听到我们已经打了120,才哭着打电话给孩子爸。
孩子妈妈说以前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宝宝前两天有发烧,拉了三天肚子,还呕吐过。但看过医生也吃了药。也难怪,谁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被吓傻的。
在等救护车来的时间里,我们一边安抚家属:没事的,宝宝现在只是昏睡,没什么事了。一边给孩子量体温,第一次我以为没放好体温计,重量了一次,连续两次,都是体温正常的。
所以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了。从表象来说,看起来像高热惊厥的症状,但是没有发烧。没有医生说的吐白沫,也不是白癜风。原因不明的惊厥还是第一次遇到。
孩子小,特别是六岁前的孩子,幼儿的各方面发育尚未成熟和完善,发生惊厥的概率会比较高,特是是高热惊厥。据说有过一次惊厥之后的每次发热都要小心照顾,因为发生惊厥的机率会大大提高。高热惊厥一般会在1到三岁的孩子身上比较常见,一般是在孩子发烧或者体温升高时的一种抽搐现象,不知情的家长会惊慌失措,养儿育女不容易啊!
那么,不管是哪种惊厥,当小儿发生惊厥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可以害怕,但不能慌乱。如果身边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救孩子,帮助孩子,将因突发事故带来的伤害减到最低。所以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做出及时的应对措施。
第一, 发现有惊厥迹象或者已发生惊厥的患儿时,应立即松解患儿衣扣。平放幼儿,将头偏向一边。
第二, 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放入上下臼齿间,以防舌咬伤,同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不要强行置压舌板于齿间(选择恰当的时机),牙关紧闭者不用。通常情况下,我们是来不及做这些准备的或者想不到那么多的,所以,可以把手指头先塞进幼儿的嘴里,身边有人的情况下让其准备缠有纱布的筷子之类的替代,也可以把自己的衣服缠在手指上再塞,以防咬伤感染。
第三, 保持安静,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操作及刺激,做好安全保护,防止碰伤、摔伤。高热时采取物理降温。
第四, 惊厥患儿在惊厥控制后可能再次发作,要注意观察和预防,以便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第五, 如果惊厥持续,可以掐人中,按压拇指和食指虎口之间的合谷穴,可以止惊。当然,不要忘记打120或者及时送医院就医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