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咯痰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病症。尤其是有痰多的时候很麻烦,怎么来调理呢?二羊今天分享一下治痰的思路和三个经典的方子。
中医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所以痰的根源,尤其是慢性的痰,大多跟脾胃有关。治疗调理一般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来治,辩证基础分寒热。
对付痰多的方法,那就是要从健脾胃开始。
几个化痰的方法参考,一般分寒热来用。
1,治标方法,最常用化痰的药方。几乎可以对付所有的痰:
平常的痰
二陈汤
半夏12茯苓15陈皮10甘草9
这条方是中医治疗痰的一个非常好用的方子,也是非常出名的方子。
比较顽固的痰可以在这条方的基础上加上胆南星,白芥子,海浮石等。最常用于感冒后期咳嗽卡痰。

2.比较偏寒性的痰。
在内的痰,常见于老慢支,也就是慢性支气管炎,吐出来的痰,多见有泡沫,或者是变成清水。这种往往是肺寒引起的,往往为里有水饮。
方子茯苓桂枝白术姜辛汤。茯苓15,桂枝15,白术15,干姜15,细辛5。
这类病程比较久,比较严重的需要加大温里的药物。或者补肾健脾胃的药物。
3.痰热
有一些人感冒之后,热性体质的,容易有痰热。对付痰热,有名的方就是温胆汤。
半夏10、竹茹10、枳实(麸炒)10,陈皮10,炙甘草和各9,茯苓15,单位克。
这种痰热的人往往舌苔都比较黄厚腻,舌头红。一般还可以加浙贝母,川贝这类清痰热的药。
根据以上的三个基础方,基本上可以把临床上常见的,跟痰相关的病都可以搞定。
当然不能吃药的,可以通过长一些食疗方法。上面几个方子当中最核心的药就是陈皮。
所以平日里大家可以选用陈皮来泡水喝。喜欢喝茶的,可以用陈皮加普洱茶。

当然如果是慢性的,最好配合健脾胃的方子来调理。 现在调脾胃的参苓白术丸,理中丸,健脾丸等等。一般调理脾胃的方药,大多选择丸药,长期慢慢调理。
我是中医二羊,更多的中医药知识,请关注我的简书。
网友评论
2.痰生以后,可以滞气,淤血,升降出入敛散功能失常。
3.久则内外生发肿块
但通过百家讲坛的翟双庆,罗大伦等老师的视频,当然还有羊哥你的文章,我开始了养生之路。
从去年七八月份开始,不喝冰镇饮料,不吃冰淇淋,每天都是喝温开水。基本不吃薯片,辣条等零食,基本每天吃三颗薄荷糖【特别爱吃薄荷】
结果,唯一的一次重感冒,而且是中午25度的天气,恶风【我模糊记着风不大,微风,但稍微吹一点,就特别难受】恶寒,无汗,流清鼻。
我自己治好了,我吃了一碗康师傅藤椒牛肉面,连汤带水的全部喝完了。于是出汗而解,但仍头昏体重。回到宿舍后,又温了一包纯牛奶,喝下去后,从20:30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整个人特别舒服了。
自此以后,我就基本没有被六淫,尤其是风寒湿,入侵过。
谢谢你,羊哥。现在的我,也在学习中医药的书籍,毕竟文科生,古文水平可以。还有学习《易经》,因为易医还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