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贝叫西嗒,现在两岁+,分享给大家今天听到的课程。
(一)口腔敏感期(0-1岁+)
孩子会啃手,会啃任何自己够得着的东西,比如妈妈的手、牙胶玩具、摇铃等。这个时候老一辈人都会建议阻止孩子,这是不对的。无需阻止,只需要将孩子喜欢咬的东西清洗干净即可。这是孩子在通过嘴巴认识世界,如果硬要阻止,可能让孩子在之后很长时间喜欢吮吸手指、咬指甲甚至喜欢骂人。
(二)肢体敏感期(1-3岁)
喜欢打人,或者脚踢。他只是发现了自己肢体的力量,并无暴力含义。家长无须强加制止。
(三)物权敏感期(2-3岁)
两岁宝宝喜欢说:我的我的都是我的,你们都别动。不愿与别的小朋友分享玩具,此时应该找到合适时机,在别的小朋友给他分享玩具时说,某某给你分享他的玩具,你是不是很开心,当孩子点点头时说:你如果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别人,别的小朋友也会很开心。就此打住不要强行把孩子的玩具给别人。
反复练习几次,当孩子发现把玩具分享出去别人很开心,而且之后还是能要得回来,就会喜欢分享。一般三周岁会度过这个敏感期。
当孩子主动分享,比如把自己的饼干分给爷爷奶奶,应该选择接受,不要说我不吃我是逗你的,这样孩子会失望,从而将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从此不喜欢分享。
(四)秩序、完美、执拗敏感期(3-4岁)
比如孩子会说我自己洗手,我自己穿鞋。大人不要认为孩子浪费时间,要放手让他来。让孩子慢慢来。
(五)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4-5岁)
-----------------------------------------------------------
家长学校(1)——三岁之前不要教比如出去跟别人打招呼,小朋友有时候不愿意说:爷爷好。这时候很多家长就会说瞅你害羞怎么不说呢 ,真完蛋。孩子就会更郁闷,更不愿说,好的办法是模仿孩子的声音说爷爷好。孩子不说无妨。
还有对孩子指责质问的语气对孩子伤害更大。不要指责孩子,直接说正确的做法就好,比如鞋子的左右。
记得以前看到一篇文章讲,要学会好好说话。很多家庭的矛盾和人际的问题都是因为不好好说话造成的。比如,爸爸你怎么不好好干活?应该说,我觉得你好好干活一定很帅。
当妈妈演示玩玩具时,说妈妈先慢慢做,这个玩具是这么玩的,回头把玩具给孩子,要有足够多的时间让孩子自己玩,不要在孩子出一点错时就指责,破坏孩子专注力。最忌家长不停地说这样不对要那样要那样,很多东西是没有对错的,孩子在不断尝试中是对自己认识的重新塑造,家长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足够的爱和尊重给孩子。孩子需要不断试错。
家长学校(1)——三岁之前不要教孩子打人并不是攻击行为,他只是在用手探索世界。发生之后家长千万不要大呼小叫:你怎么打人呢?你是个坏孩子。这样反倒会让孩子觉得会引起大人注意,越指责越严重。其实是因为孩子语言敏感期还没有到来,对一些情形无法用语言表达,所以用了手。我们家的情形就是当爷爷奶奶做了什么让孩子不满的事情或者孩子想做什么被爷爷奶奶拒绝了,就会讲打爷爷打奶奶。
打人之后,家长首先要给对方孩子道歉,阻止孩子继续打人。
被打孩子家长应该接受道歉,然后说:阿姨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只是打人是不可以的,来,你们握握手。
打人和被打并不是欺负和被欺负,而是孩子们之间的互动,要尽量淡化孩子的负面行为,从语言到行动淡化。家长不宜多说,否则被打的孩子会难受,打人的孩子会以为这是武器。
要淡化再淡化,不要认为这是一个事并且去大声和别人说,当着孩子的面,你以为孩子听不懂?相反,孩子不仅会听明白,还会捕捉到说话人尤其是父母家人全部的表情和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