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428159/fce38630c9406b39.jpg)
很多人写叙事类的文章。总喜欢在叙事之外。大片的大段的给予议论,用于强调自己的观点,巩固自己的叙述内容。有的人美其名曰“升华“。好像不这样做就不是好文章,好像这样做就足以表达或支撑自己的观点、内容了。
在我看来,高明的写作者一般不是这样做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28159/c802114053625d19.jpg)
当然,高明的写作者在对叙事类的文章中,也会用到议论。
这里以鲁迅的《藤野先生》为例解说下。
在《藤野先生》这篇文章里,鲁迅写了他在日本留学的经历。先是在东京的见闻。,然后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去。在那里遇见了自己的恩师藤野先生。在那里也看惯了部分日本青年的军国主义丑脸,愤而弃医从文。然后写他回国之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28159/4da6fddf991af3c3.jpg)
作者开篇就是一句议论: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一句高调而起,突兀而至。用意在于引出对清国留学速成班学生的描述,表达对他们出家就忘了娘,出家就忘本的厌恶。作者的议论很简洁,点到为止,就是一句话。
而且作者的议论,是穿插在对人和事的叙述之中,也恰到好处。比如写日本青年对我学业过关的误会、猜疑。作者写道: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并,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语意低沉沉痛,议论之中有自我深刻的反思,和激励。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28159/4299b209932677af.jpg)
后面写回国以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来。
这里的议论就是依附于叙事的,且与自已的写作使命结合在一起,很巧妙而自然。
(注:本文为谈写作系列之一,后文待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