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枯竭期是每一个写作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苏秦也一样有这样的困扰。再厉害的作家也有缺乏灵感的时候,尤其是对于小说家来说更是如此。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个人非常喜欢萧鼎老师的作品,但是他之前很少有书能够坚持写完。除去生活和懒惰这两样可观原因之外,很可能是因为遇到了瓶颈——内容枯竭。当然这里仅仅是臆测,对萧鼎老师还是非常恭敬的,最近也看到他重新出发,新品不断,很可能已经找到突破的办法。
对于大多数普通写手来说,我们要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很多人会在网上搜索各位回答,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需要平时的知识的积累,写作是一项输出工作,当你被掏空时,需要及时输入来补充。因此大部分都建议我们多看书,储备灵感和知识。
苏秦觉得,看书作为输入来源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但仅仅依靠这些,往往还是不够的。我们不能奢望一本书能够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收获,即使是掌握了方法快速阅读提炼了精髓,而你也仅仅是提炼了要点,得到了他人的感悟。
艺术源于生活我们知道,艺术是源于生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前期我们很可能已经把自己的生活写得七七八八,难道要把儿时的老底拿出来再反复研究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我们需要的,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试着去了解,融入一种陌生的生活方式中去。
因为陌生,你才会好奇,因为好奇你会领悟很多的东西。你需要做的,就是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去发现不同生活中的点滴感悟。
还得大侦探福尔摩斯与华生的那段对话:有一天华生问,为什么我们同样经历那些线索,一同去调查,最后只有你能找出答案呢。
福尔摩斯说,因为我专注。
华生不服气道,我也很专注啊。
此时福尔摩斯笑了笑,问道那你告诉我这个楼梯有几级台阶?
这个……华生没能回答上来。
我告诉你吧,有17阶(具体数字不太记得了)。我们都很专注,但是你没能从专注中去发现信息。
同样的道理,也许我们每天都会路过楼下那段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你有没有试过停下脚步,去观察那些匆匆的行人、端坐的老爷爷、忙碌的面馆老板。
面馆老板一直在和面,时不时加一些面粉。客人给钱时,他的神态,收完后用毛巾擦擦手,继续和面。
为什么要擦手?因为钱其实挺多细菌的,虽然没有洗手擦擦也好。
为什么大热天他穿着长袖在和面,因为大量的劳动力,浑身会出汗,动作幅度太大会洒出汗液。胳膊上已经擦拭得黝黑,那是因为老板在不停的用衣袖擦汗造成的……
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再熟悉的场景,只要你细心去观察发现,你就能想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一定会让你突破瓶颈,却能让你在不断的思考中找到灵感。
熟悉的环境中尚且能找到那些被忽略的细节,那么到了陌生环境会怎样呢?
所以苏秦在这里要告诉写手们,真正的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仅仅依靠读书,并不能完全发现我们身边的美。当你找不到灵感时,试着走出去,多观察,你一定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