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是贾平凹先生的第一篇长篇,或许写时距今年代颇为久远,初读有些晦涩。读过贾平凹先生的小说,也读过他的散文,但平心而论,贾先生确是有趣之人,小说中或许不见端倪,但若看过他的散文,或许便能窥见一二。
这本书是以刘成和珍子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商州一市七县改革开放以来的众多变化。明明是平凡之所,却处处闪耀着英雄史诗般的气质:封闭落后的五十人的小寨自成一县;一心为民的市长;山阳出美人,最为人称道的是贞洁烈妇;物产丰裕却仍以打猎为生的乡民,古朴的民风中却有着彪悍之气。这些事是或贾先生的听闻,亦或是他亲身所历,不曾知晓。世界的多姿多彩还不曾见识一二,我们所在标准化世界的只是其中的一种生活方式。但万勿厌倦,也不要去谴责,这种标准化尽管少了许多趣闻,但少走了许多弯路,这对于追求上进的年轻人来说是极大的益处。
如果我们的世界果真如《黑客帝国》或者说《西部世界》所描述的,我们的记忆是被人为定义的,我们的过往都是虚幻,就算是上一秒的我们都可能不是真实的。那我们能如何呢,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亦或是努力生活,做好每一天的事?一种选择罢了,或许这种选择也是被定义好的。不过从这个角度想生活,很是无力,也未免太悲观了。人类之所以为人类,是因为我们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会想象出一个目标,一种价值观,一个共同体。生活无非就是:生和活。如同历史一般,它本身并没什么意义,意义都是我们自己赋予的。所以无论外界世界如何运作,自己又是如何存在,只要坚守本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便是有意义的体验。就此打住,有些强行输出价值观。
回到情节本身,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固然令人感动,但缺少了男女双方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少许的篇幅就将两人的爱情描写的很真挚,,以我这个外行人的看来,这种安排显得有些突兀。不过这本小说是以情节推动,细枝末节不在意也是可以。
珍子,身边不乏浪荡子的纠缠,以及对母亲的排斥,若不是对歌唱的热爱,只怕是早已离开了县城。而城市的喧嚷,逼仄,无力感,都在催促着刘成逃离原本的城市生活,二者的角色定位就决定双方不可能忽视对方的存在。
两人的爱情并不顺利,刘成是在逃犯,珍子的母亲令人诟病,二者都对自己的处境感到难堪,尽管双方心生爱慕,但都在小心的试探,来保护自己那颗敏感脆弱的心。在我看来,此时的爱情是最好的阶段:‘我喜欢你’。‘好巧,我也是’。两人都对彼此暗生情愫,但都无确定对方对自己的心意,一次不经意,或许就会葬送一段良好姻缘,而这在小说中中如何塑造,往往就决定了二人感情的基本走向。
警察一路追查。刘成逃了,留给珍子的是无尽的思念与患得患失,刘成蹲了大狱,珍子也来到省城,为他奔走,卖掉身上值钱物件,患难或许会摧毁一段感情,但也会让它显得弥足珍贵。珍子回到县城。刘成出狱,认为自己的劳改犯的标签会令珍子蒙羞,二人又回到最初的状态,通信被刘成的老爷阻拦。珍子丢掉工作,去了游走乡间的专做红白喜事的剧团。刘成去华山背死尸,二人似乎已经难续前缘。但命运的巨轮再一次扭转了方向。一次葬礼上,二人又得以相见,但丧礼预示着死亡,感情只是暂时的欢愉。秃子的臆想打破了原本的平静,世事有时确实造化弄人。一场洪水先后带走了二人的性命。
除了商州风土人情,贾平凹先生用很多的篇幅去描写秃子这个角色。他令我想到魔戒中的“咕噜”,将珍子视为珍宝,却更多的是一种占有欲。自知相貌丑陋,不敢奢求太多,只求能够陪在她的身边,在珍子一次次的怅惘无助之时给予其无私帮助,不过他从始到终都认为珍子是被刘成蒙骗了的,世界上只有他真正爱着珍子。对这个人物无法做过多评判,文学作品中总会出现这类形象: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做着自认为正确的事,不过却不知自己的认知结构远远未曾达到理解事实的标准,这种错位往往也会带来令人嗟叹的效果,每个人都是好人,却出了这般结果,心绪百转千回,到最后只能感叹一句:世事无常。
于2020-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