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上篇的来讲吧,个人一点拙见,感谢大家都支持
感悟‖送给刚进大学的你十条建议(下)接触更多的人,扩展自己的交际圈,机会自然就来了
06
大学,我很遗憾的第二件事就是成天宅在寝室里,拒绝了和外界主动交流,所以四年下来除了室友和隔壁的寝室同学外,基本上没有什么新朋友。
初高中的时候,我们坐在固定的位子上,左右前后都是同学,下课来回走动串门,同学之间不说亲密但也熟悉,班级的氛围拧成了一根绳。
但大学不一样,所有的座位都是一排,出去一趟需要经过好几个人,交流也仅限于前后排左右寥寥数人,大部分的时候,同学要么是玩手机,要么是在打瞌睡。
大学里,如果你不主动,可能你就失去了与很多人沟通的机会。
很多人同学四年可能脸都不认识,名字都记不清,更谈不上彼此去交换信息,沟通感情,相互扶助,共同成长这些话题了。
上课的时候,老师曾讲过一个名词叫:社会人。我们身处在社会中因为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所以便拥有了不同的身份,在父母眼里我们是孩子,老师眼里我们是学生,朋友眼里我们是闺蜜,哥们儿。
我们不可能抛开群体,把自己单独隔离出来,人正是因为彼此之间的关系才会织成一张网,而这张网上有太多的信息。可能是关于精神食粮,可能是工作经验,可能是学习心得。
交际圈影响着我们的见识,也会提供很多的机会,这一点是在出了大学才感受到的。
虽然依旧宅在家里,但我现在会积极的在网上与人互动。在简书上推送文章就是给别人抛去一个沟通的邀请函,他们可以评论,可以私信,可以点赞,不知不觉就建立了联系。
会有读者私信告诉我很喜欢我的文章,会有编辑来推荐我试试稿子,会有团队邀请我加入学习群,会有志趣相投的陌生加我微信交流手帐学习。
这些都是以前所没有感受过的交流,我把他们视作沟通,扩充交际而带来的机会。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我更喜欢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更多的人。
感悟‖送给刚进大学的你十条建议(下)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来自于自我管理的差异
07
你是如何想的,如何做的便促成了你这个人。
大学,我们可以利用的空余时间其实非常多,很多人都抱怨自己很忙,其实那些没做的事情依旧吊在那里还没有开始处理。
而本人却玩着手机,追着综艺,然后自欺欺人的告诉自己:我还有很多事要做,看我多忙啊!
刚进大学,抛开一些先天条件和家庭条件,人与人之间区别真的非常小,但是一出大学就会有很多人会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那么大啊。于是,开始消极怠世,愤世嫉俗,抱怨老天不公。
非也,正如我第一条建议的那样,你只是见不到别人的努力罢了亦或者假装看不见。
真正醒悟的人,应该是明白差异的存在开始试着管理自己,规划时间,纠正自己的方向。而不是站在原地不动当个木头人。
同样来举PAIN的例子,通过她的文章我们都可以知道,在大一的时候她就报名了设计培训班,在我们都当个乖宝宝摇头晃脑的坐在课堂的时候,别人已经是在提前学习我们大二才接触到的PS。
大二的时候我们半吊子的学习专业课的时候,她开始钻研手帐,寻找自己的手帐体系,并用此来规划时间,大量的读书观影,吸收网上的新鲜事物,培养自己的兴趣,开始了网上写作。
大三的时候,我们开始繁忙于拯救自己的创新学分应付毕业的时候,她的公众号渐渐做的有声有色,实现了经济独立并让自己的日子过成了别人的向往。
大四的时候,我们在焦头烂额的准备毕业论文,一遍又一遍的与导师“纠缠”。她告诉读者,论文的大纲花了不到两小时就写完了。
这边是被动接受与主动掌握的区别。
对自我管理的差别就像这样
与这样的区别
所以有的人会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又有人觉得大学是座美容院。
有的人年纪轻轻把岁月的痕迹写在了脸上,有的越活越靓丽,把时间印在了心里。
我很庆幸大三的时候接触了手帐,大四的时候有了自己的手帐体系,才有了现在不太糊涂的生活(某种程度上)。它改变了我什么,我自己并不清楚。
但我知道了一点就是:全世界还有这么多的人在用它来规划自己,改变自己,陪着你一起进步和成长。
嗯,多么美妙的事情。
真正有用的是干货和鸡汤
08
干货,我们都知道是最直接最实用的东西。
但是对于鸡汤很多人都嗤之以鼻。有位朋友说我上篇写的东西是心灵鸡汤吗?
当时我就疑惑了,我写的明明就是真实的事情和真实的感悟为什么变成了心灵鸡汤。
其实那个时候,我自己都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把鸡汤当成了不切实际,档次很低,思想幼稚的东西,所以心生了抵触情绪。
360百科上对鸡汤是如此定义的:
心灵鸡汤:指含有知识、智慧和温暖的话语。
这么特别的东西,网上却招致一篇骂声,到处都是反鸡汤的文章,大斥鸡汤的不切实际,颠倒黑白,逻辑混乱,误导人心。
自己仔细想想原因无非三点:
直接听信他言,认为鸡汤不能喝所以没有尝试过就打着:鸡汤无用的旗号。
喝了鸡汤,却没鉴别出来是否变质,在现实中发现根本行不通,所以觉得鸡汤无用。
好的鸡汤品也品了,在现实中也实践过,但是受挫了便觉得鸡汤实际是个祸害。
网上很多很火的毒鸡汤,让人拍手称快是因为这才是现实。
但同样温暖人心的情感鸡汤也会被频繁转发,因为他们需要。
毒鸡汤可以点醒人,不至于太沉迷于现实的幻想。
好鸡汤可以抚慰人,在身心疲惫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丝休憩。
既然二者皆有用,为何要弃?
被鸡汤烫过,毒过,难道更多的不是自己的问题吗?
鸡汤很好,但是不会喝就是你自己的锅。
我就是一个被很多鸡汤治愈过的人,至今也分不清楚心灵鸡汤和精神食粮有什么区别。但我始终认为认清事物不能只看它的一面。
就像吸收多了干货会变成只会工作学习的机器人。
喝多了鸡汤会变成精神境界丰富但是现实中难有作为的幻想家。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花满则谢。
适可而止,量力而行,我们嚷嚷着要干货,但也需要鸡汤不管是有毒没毒,把两者搭配起来,才是最有实际效用的。
爱情在大学里,有更好,没有也不要太可惜
09
怎么讲呢,这大概是对身为万年单身狗的自己讲的一句话了。
可能会带有很多的个人色彩,还希望你们不要介意。
大学里真的处处都是情侣,在树林里,在湖边,在操场上秀的甜甜蜜蜜羡煞旁人。他们品尝着爱情的滋味,我是体会不到。
所以羡慕是必然,但是更多心里总会冒出一句:他们怎么那么闲呢?花那么多时间腻歪在一起,怎么不一起去干干更有意义的事呢?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大概就是形容我了。
就像我前面说的,大学是个提升自我的好阶段,如果把过多的精力耗费在爱情上,实在是有点可惜。
因为你现在找到的另一半明明就可以看见更好的你,而你自己却还沉浸在爱情泡泡里,止步不前却一无所知。
我这样讲可能是以偏概全,毕竟我也不知道别人情侣是不是彼此奋斗了很久,才挤出那么一丁点时间甜蜜,而恰好被我这单身汉给撞见了。
但我很客观的意思是,在合适的阶段做合适的事情,遇上了就要珍惜,没遇到继续前进,直到那个他看到的是更好的你。
所以不要放弃了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也不要搁置你与另一半共同成长,彼此勉励的可能。
你们可以是恋人,也可以变成战友,于是你们携手一起走向了更高处,经历了更不一样的困境,也看到了更好的风景。
两个人的相处模式有很多种:
可以是共度余生,相濡以沫。
可以是相见一笑,热情相拥。
可以是异地打拼,彼此勉励。
但是不要忘了,你们遇见彼此,也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所以爱情在大学里,有了更好,没有也不要太可惜,毕竟你走向前方时,那个人也在前方等你。
你会改变很多,但是初心不能变
10
大学是一个神奇的造物场,短短四年,可以把土肥圆变成白富美,可以把矮穷矬变成高富帅。
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四年下来,你总会在人群里发现你的哪个同学简直是换了一个人,哪个同学去了你意想不到的岗位。
同样你自己也可以。
很多人走进大学就迷茫了,好像跟着人群就不会出错,但是一出大学,连自己都弄丢了。
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知道该干什么,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哪里又适合自己。
所以我给即将进入大学的你们最后一条建议是:勿忘初心。
如果现在阅尽沧桑的你仍然不知道上面问题的答案。
不妨回答一下下面几个小问题:
如果工作不考虑金钱,报酬,你最想做什么?
你会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忘记了时间?
做什么事情会让你获得更多的称赞?
你的偶像都有什么特质?
最擅长的事情是?
五件最愿意花时间的事情?
用五个形容词来夸夸自己?
给自己一个安静,不受打扰,没有手机的环境来回答这些问题。
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