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朝代都有着值得依托的将领,说到宋朝名将,那么我们也就不得不提到杨家将了。他们的风采不但名垂青史,更是在许多的影视剧中都有所呈现,一般人对杨家将的事迹也是有所了解的。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传承,许多事情自然也就有了演绎的痕迹。那么,真实的杨家将究竟是如何的呢?
许多人都为此抱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也有很多史学家专门就去研究这段历史。最后的也发现,杨家将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并非是后人捏造出来的,对于大宋朝的安慰也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于他们的故事也流传着许多,但是其中有哪些是真的符合历史事实的呢?他们最后又落得怎样的结局呢?既然宋朝有着这么强大的杨家将,为什么最后没能阻止这个朝代的覆灭呢?
其实在整个杨家将中,只有三位将领是最为知名且真实存在的。那就是杨继业、杨延昭以及杨延昭的儿子。至于杨家将中其余的知名人物如穆桂英、杨宗保等这些都是后人为了丰富故事而捏造出来并非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那三位杨家将当时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他们的名声一直到他们辞世以后才在时间的推移下渐渐被消磨。
只不过,他们的出现已经让杨家登上了光荣的巅峰,而且他们之后再也没能出如他们一般能征善战的将领了。因此,杨家也就这样逐渐衰败了。不过,杨家的地位也与当时的政治环境背景息息相关。我们都知道,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自己就是个武将出身,正是用兵权才登上了这皇帝职位,在坐上了皇位以后,他对待兵权极为重视,在整个国家都推行着重文轻武的政策。
尽管如此,但是杨家将身为开山良将,杨继业的结局却未免有些过分悲壮了。但是,他的死也的确是有小人在背后挑拨的,而且这个小人只是一个毫无任何权力的小兵罢了。杨继业是前朝的将军,不过他后来还是选择了投靠宋朝。
尽管他的头上可能是背负着“前朝余孽”的名声的,但是也无法改变他的确是不可多得的良将的事实,也正因如此,他才得到了重用。尤其是在他去往边境以后,就更是为宋辽之间的战争做出了不少的贡献,这些皇帝也看在眼里。
政治场上毕竟也是一个利欲熏心的地方,很多人都是看不惯其他人耀眼的样子的,杨继业虽只是一心扑在建功立业上,没有主动去得罪别人,但是他所展露出来的能力却是引起了旁人的眼红。由于杨继业身份尴尬,所以总是都是遭到其他人的白眼。于是,在一次与辽国征战的过程中,他与潘美成为了搭档。当时在王侁的威逼之下,虽然杨继业心里明白情况不利于己方,但是依旧出兵了。在这场战役中,他与潘美、王侁约好了接应的地方。
果然寡不敌众,但是等他们到了约定的地方却迟迟没有等到接应的人。就这样,杨继业等人被敌军给抓住了。成为了俘虏以后,他并没有就此屈服,而且还表示誓死也不会背叛,最后就这么绝食而亡了。
在广为流传的版本中,他就是被潘美给害了,不过在真实历史中,唆使他以及撤走接应军队的人只是一个无名之辈王侁。但是,这个人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因此在关于这段故事的流传中就将害死他的人改为了比较有地位的潘美。
第二位出名的将军是他的六子杨延昭。此人因为父亲的缘故,所以从小就是在军中长大的。他也甚是骁勇,在一次征战中,他不慎被射伤了手臂,不过他却越挫越勇,伤势没有阻碍他最终大获全胜。
后来,他被调到了边境。期间遇到了辽军来袭,所有人都慌作一团,只有他没有陷入慌乱,最后他想到了让人从城墙上往下泼水的方法。当时正是寒冬季节,那些水很快就结成冰,简直就是给城墙穿上了一件天然的甲胄,也正因如此,在迫使敌军撤退。
杨家到了第三代以后,也就只有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还能算得上是一代武将。他并非从小在军营中长大,所以也只是在朝廷中成为了一个小官,不过由于后来他得到了丞相的赏识,也就逐渐有了地位。当时在朝中并不主张用这些年轻小辈,不过丞相却看出了这个杨文广的才能,于是就力荐他,这次给了他上战场的机会。
在杨家将中,就数这三位将军是最为知名的。不得不说,当时他们在战场上都是发挥了无穷的作用的,但是,光辉不过三代,在这三代以后杨家将中就再也没有能够比拟他们的将军,杨家将的光辉也就逐渐暗淡了。
不过,这问题也并非全然出在杨家将身上,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当时崇尚文学的风气实在是过于强盛了,而且即使是为了国家鞠躬尽瘁的那些武将们最后也并没有落得很好的下场,这些大家也都是看在眼里的。这么一来,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文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算是武将世家的杨家将也是慢慢走向了下坡路。北宋也因为缺少武将,被逼得不断南退,最后还是走向了覆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