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死亡是我们每个人无可逃避的必然结局,但是,我们对死亡这个话题却很避忌,似乎不提就不到来一样。
晨读毕淑敏的一篇题为《永别的艺术》的美文,对死亡多了一点思考,对生命多了一点感悟。
我们平时就算讨论死亡,更多的是讨论死亡本身,却很少提到身后属于自己的私事。比如,平生写下的日记、最心爱的藏书、曾经游山玩水的照片、陪伴了大半辈子的旧家具……我们不在了,曾经陪伴我们的那些物品还在。怎么办呢?我们不是名人,我们的身后物不会进博物馆而得到妥善保管,那到底该怎么处理?
这个难题多半会留给我们的孩子,他们由于思念而不舍,却又不知道该置于何处,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在不断的挣扎与隐痛中,慢慢舍弃。正如毕淑敏在文中所说,“当我认真思忖死后的技术性问题时,感觉到的不再是对死亡的畏惧,而是对不幸参与料理这一事物的人,充满歉意。”
文中有一段对女儿收拾父母遗物的描述:阁楼里像个旧仓库一样,到处都是杂物,旧书和电话簿摞得比人还高,有些样式过时的服装连包装都没拆,还有陈旧的卫生纸、洗涤剂、质地已发脆的布料……但是房地产证、银行存折等重要物件,却不知道藏哪里去了。最后她把所有杂物,包括家具都处理了,可最难办的是,母亲生前自费出版的100多册自传,无处处置,最后无奈地怀着歉意销毁了,只留下四本留念。
一想到现在我所拥有、所珍视的一切,将会成为生命凋谢所留下的垃圾,就再次觉得“拥有是一种负担”,而且死后这种负担会转移到我们后代的身上,这是何其沉重的一种负担。这时候,特别崇尚极简主义,“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又何必那么在乎得失呢?
自从阅读了《极简》一书,很少在淘宝上乱买东西,甚至衣服都很少买了。其实,拥有再多衣服,我们最常穿的也就是那么几件,实在没必要买那么多,给衣柜减负势在必行。今天再读此文,这种感觉更加的强烈,连将来家里装修的风格都在头脑里换了样,比原来考虑的还更要简约。
阅读此文,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了生人对死亡的准备,有准备的人不会为孩子们增添任何麻烦,而无准备、生前又喜欢铺张浪费的人死后会给孩子留下很多麻烦,而且很可能自己曾经有意隐藏的个人隐秘也会毫无保留地曝光在生人面前。所以,“只有更明智地摆下人生的最后棋子,才能更有质量地获取完整的尊严”。
但是,死亡大多是在某一个不可知的时辰,与我们正面相撞,无论多么伟大的人都要臣服于它麾下。所以在文中作者指出,经常想想自己明天或者最近就可能死,其实是很有益处的。首先,有利于感悟生命,体验到生命的脆弱,会格外地珍惜今天,活在当下;其二,更有利于抓紧时间,我们常常以为自己坐拥无限时光,可以任意抛洒,而死亡正好给了我们一个不由分说的倒计时,让我们更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其三,有利于我们善待他人,快乐自身,因为“死亡使真情凸现,友情长存”。
既然,“死亡是不讲情面的伴侣”,而且经常想想它又有那么多好处,何不未雨绸缪,常想想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