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中,众多给出贾雨村这个人物的解释,基本上,都是此人城府很深,阅人无数,善于察言观色,自私狡诈,唯利是图,恩将仇报等等,但凡是这些刻画小人的词儿,几乎都用在了他上。大伙儿对贾雨村的看法可以说是出奇的一致,近乎达到了众口一词的效果。
这就未免让人感到好奇。毕竟,贾雨村也是通过正道求取功名中举为官。怀揣着一颗忠心报效朝廷的心,秉公办事,维系着一方百姓的生计。但终因官场各路势力错中复杂,扭结互锁,所以,背后招人暗算攻讦,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书中贾雨村仕途线路的前半程大抵是被忽略了。然而,这部分作者刻意隐藏的内容,似乎更能说明问题。首先的问题,就是曹雪芹为什么要隐藏它?这部分内容,在旧本子上是不是没被隐藏?是不是曹雪芹刻意的要看官老爷这样人设贾雨村?而他这样做,又在掩盖什么?这一连串的问号,又让我们不得不对他在贾家庇佑下为官的那六七年里,给贾家带来的诸多麻烦事,产生了有人在故意安排的质疑。
这里面最让人质疑的事情,就是那个让贾家直接掉坑里的成窑杯事件。起初这物是在一个地方官手里,然后,又落到了忠顺王手里,中顺王爱如至宝,不想,竟被贼人偷了去。而这里面就有疑点,既然爱如至宝,那必定重兵把守,那么,失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还仍被失窃,岂不可疑。而失窃之物已被藏好,却仍被贾雨村打探到,贾某人岂不手眼通天?并迅急查抄了石呆子家,将一家老小发配边外。而贾赦就是个地道的古玩迷。贾雨村的这一招借花献佛,正好击中要害。更有趣的是,中顺王的顺藤摸瓜却进行得异常顺利。
按理说,在名门望族之间,这等事情完全是件小事儿,只要吃顿饭,完全就可以在桌上了结,却不曾想让本就与贾家有矛盾的中顺王找到了打垮贾家的机会。当然,这里也有个肉眼可见的疑点,但奇怪的是,忠顺王心里也应该清楚,贾家在宫里是有熔断机制的。就是贵妃娘娘贾元春。皇上多半是要给点面子的,至少,也是秉承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来对待这种世家互掐事件。可这次,却是责成锦衣卫带上谕旨迅速抄家拿人。这不是对贾家蓄谋已久,又将作何解释?
难道是,忠顺王更得皇帝赏识,更相信中顺王?我看,绝没有那么简单。首先,我们要看明白这盘大棋是谁在下,而这个局又是想把谁装里面。很显然,忠顺王与贾雨村都是请君入瓮的扑克牌而已。请谁入瓮?当然是,享受着祖先世袭的贾家一干人等。为什么是他们?其实,原因就摆在那里,旧皇已去,新皇登基,新气象新面貌那是必须的。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世袭制的官场已经实质上形成士宦权力的垄断。这就从某种意义上把皇上架空。这情形很像明万历皇上执政时的样子。但是,这位新近登基的皇上,是个励精图治,要干出一翻事业的主儿。而王、贾、史、薛这四大家族,显然是过分地动了他老人家的蛋糕。所以,遭到清算,属实正常!
至于,贾雨村这张纸牌的命运,续写《红楼梦》的高鹗先生,早已经给出他一个合理的命运。就像当初《纸牌屋》中,为厄克特竞选,鞍前马后奔波呐喊的玛蒂那样。她也万没想到,厄克特会把她推下楼顶。造成失足坠落的自杀假象。所以,贾雨村被发配充军的门子告发入狱,也就没那么不可思议。这是他们从一开始入局就注定了的事情。但这仍需要花时间去细细领悟,只不过,这时间好像并不和他们站在一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