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徽州地区的一句俗语。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是指徽州男子到了十三四岁就要外出当学徒学做事情。它形象地描述了徽州历史上奇特的从商风俗,又简明地揭示了鼎盛徽商形成的本质。
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原始居民是山越人,尚武。因地形的山重水复,易守难攻。却也因此成为世外桃源。徽州虽然生存环境狭隘,但族中从无械斗。
徽商
古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据史书记载,16世纪西方重商,逢中国明代中叶。
徽商抱团取暖,背井离乡,寄命于商,创造辉煌。
鲍志道吃馄饨
徽州历史名人多如繁星:詹天佑、胡适、胡雪岩、黄宾虹、陶行知、朱熹、戴震等数不胜数。徽商的代表人物鲍志道也名列其中。鲍志道是乾隆年间徽州歙县棠樾世居鲍姓大族的族中少年奇才。他20岁时,扬州的一位歙县大盐商急需招聘一名经理,鲍志道前去应聘。面试之后,大盐商命伙计给每位应聘者一碗馄饨,说算是犒劳。谁知,第二天盐商出了这样的几道题:请回答昨日你所吃的馄饨共有几只?有几种馅?每种馅又各有几只?应聘者被这样离奇的试题问得目瞪口呆。只有鲍志道对那碗馄饨作了仔细的观察,对答如流。
书商朱熹和小贩戴震
公元1127年,宋室南渡,迁都临安(今杭州)。徽州紧靠临安,近水楼台,南渡改变了徽州,徽商实用理性的源头、儒家信条在这里根深蒂固。文化上的先进决定了徽商在先决条件上的优势。因为文风昌盛,徽州人自然在审时度势、运筹决算、进退取舍乃至整个经营活动中胜人一筹。徽商敬重儒学,重视文化教育,家学渊源,代代相传,其中对后世影响最深的当属北宋时期的“程朱理学”。与理学大家、书商朱熹相反,小贩戴震提出“贾何负于儒”?呼吁的是一种平等。
宗族共生共荣
徽商通常是以宗族为组织纽带,他们有一句话叫“用亲不用乡。宗族讲求共生共荣,股份制,本宗族内合股。凭借宗族力量,对地方市场垄断。
翠杭古道、商贾四出
那些从翠杭古道走出的徽商很多曾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下一句是: 包袱雨伞,夹起就走,走的便是翠杭古道。这远走他乡可以说是别无选择,也可以说是义无反顾。徽商的足迹遍及全国、远至海外。
徽商主要经营盐典茶木四大宗。相传茉莉花茶是因慈禧太后喜爱,所以徽茶商人才大规模窨制的。历史上的红顶商人,特指徽商,而徽商中的红顶商人,又特指盐商。红顶巨商胡雪岩生性机敏,胆识过人,深谋远虑,不仅发迹致富,成为活财神,还以资助清廷、输款筹饷,功在边陲。
徽州商人以超越常规的增值财富的战略抉择,来回应同转型时代一同到来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推动了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促进了江南社会经济的进步,在一个广阔的区域内,创建了一个封建商帮的辉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