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喜欢读书的人,小学读课文背课文很认真,读那本妈妈帮订的《儿童时代》,初中开始读一些言情和武侠小说,后面读一些世界名著,高中读得比较杂,大多还是小说,初中到高中开始因为读书偏科,不喜欢数理化,经常在课堂上画画在抽屉里读小说,沉迷在书里的世界无法自拔,忘记了现实世界的存在。大学时候也经常在图书馆读书,但那时候已经有些心浮气躁了,对传统文化方面接触得稍微多了一点儿。
我读过哪些书呢?
悲惨世界、泰戈尔的诗集、包法利夫人、哈利波特、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高尔基的三部曲,高老头,……想不起来更多了,不过好像全部都是外国小说,古典的、中国现当代的和评论类的、实用类的、技能类的书完全都没有看过。
看书的方法上完全是按照兴趣来,经常喜欢的一口气读完,不喜欢的看了一点就不想看了,也没有考虑过内容的消化吸收,看书的效率,以及最重要的知行合一的问题,头脑里的概念很多,但是行动的能力很差,总结起来就是眼高手低。
毕业之后没有大块集中的时间阅读,读书的量减少了很多,有好几年的时间几乎没有读书,微信和智能手机出现之后很多时间都浪费在手机上了,所谓的碎片化阅读,感觉自己知道很多很牛逼的东西,但其实很空泛很空洞,读到的东西也经常没有经过思考就全盘接受,就是俗话说的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没有选择过自己想读的书、目前状态需要看的书、看一本书的时候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要学到什么,作者想说的是什么,自己可以用到的是什么,什么时候可以用到这些东西,该怎么用在实际生活中。
需要做的事很多、需要思考的事也很多,每天的时间只有那么多,所以提高读书的效率也很重要,不能漫无边际地看了,要把看书融入生活,养成每天看书的习惯,让读书滋养自己的生命、支持自己的生活,不再为了娱乐而读书或者为了读书而读书。
读书的输出,应该是解答自己生活中的疑惑,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如果暂时不能应用或付诸实践的话,至少要以文章的形式进行输出、强化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