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界流传着一句格言:富养女儿,穷养儿子(当然有各种各样的简化或详细版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一方似乎都不能彻底说服另一方。
穷养儿子富养女类似的还有近年流行的交换家庭栏目。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甚至是中外经济状况不同的家庭,让孩子到对方家庭所在的城市生活一段时间,然后再回归原来的家庭。
现实版变形记这样的节目近来越来越少了。
据说现象很明显:富裕家庭的孩子到了贫困家庭,除了饮食生活习惯的不适应,多少能开阔眼界,体察到世界上比自己过得差的人还有很多,从而越发珍惜现在的一切,更容易产生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的动力,避免自身阶层的跌落。
而贫困家庭的孩子来到发达地区后,也是开阔了眼界,品尝了美食,玩了新玩具,穿了新衣服,去了自己家乡难得一见的各种公共设施和场合。对于这些孩子而言,除了刚开始会有的不适应,也会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自信。但也有部分孩子产生了深深的困惑:为什么自己不是生于这样的地方,从而对原生家庭产生一些怨念。
BBC原创的纪录片其实原因很简单,古人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一句话形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诚然,按照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解释,经济发展会产生“涓滴效应”,即经济发展的成果肯定会惠及各个社会阶层,区别在于分得的蛋糕多少。即使是最低的社会阶层,也能够从上层阶层的缝隙中分享如水滴般的经济红利。哪怕再少,一分也是爱啊!
真相是这样吗?同样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增长如果顺其自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也许会有“涓滴效应”,但更明显的会是“马太效应”,也就是穷者越穷,富者越富。
涓滴效应与马太效应经济学的分析毕竟是以社会为对象,放在个人身上是否合理值得商榷。但放到孩子身上,是否也存在着上述的效应?叨姐目前还没有看到比较有说服力的理论和实例。也许上述节目就是一个比较好的观察角度,参加节目的家庭和孩子一定程度上是一项社会实验的小白鼠。
叨姐看过周海宏老师的相关视频,他提出了对于孩子的艺术和审美教育,应该一开始就树立比较高级的审美标准,让孩子的感觉和美学教育处于一个较高的基准之上。叨姐认同这个观点。如果说一个人的思辨和逻辑能力可以通过长期的训练得到确立和加强,那么审美观是很难通过训练得到提升的,付出的代价也相应会大很多。
也许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我的育儿穷养还是富养的观点:
生活标准,可以向较低的看齐,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这个标准会越来越高;
学习标准,应该向平均水准看齐,因为个体的禀赋和性格差异很大,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名校毕业;
审美标准,应该向最高水准看齐,知道了人类社会的美的经典,就不会出现街边标语黑白配这样的杰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