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艾晨:罗敷采桑

作者: 郭艾晨 | 来源:发表于2023-05-02 21:49 被阅读0次

最近,校报副刊发表一篇随笔,是关于《陌上桑》的,用一种资料考证的口吻,说秦罗敷的丈夫,即是元杂剧《秋胡戏妻》里的秋胡,而她也就是《孔雀东南飞》里焦仲卿的邻家女。如此一来,“罗敷那点事”,就比较完整,有鼻子有眼。惊异之余,翻阅资料,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该文也看不出是调侃幽默的痕迹,言之凿凿,却形似“狂想曲”,不免让我有澄清一二的冲动。

中国是蚕丝与丝绸的最早产地,依靠桑叶而活的蚕创造出文化的奇迹。战国的青铜器上有采桑图,汉代的画像砖上亦有采桑图。《诗经·魏风》的《十亩之田》,最早用文字描述北方女子采桑的情景。有女子采桑,就有男女借机传情求爱的故事,“桑间濮上”的典故即是明证。于是,采桑戏女成为中国古典诗文津津乐道的一个文化母题,指示出某种价值取向,这是题外话。

从《陌上桑》写作的本事来看,罗敷与秋胡之妻不是同一人。《乐府诗集》题其为“魏晋所奏”,也就是说,它很可能是曹魏时期的故事。西晋崔豹《古今注·音乐》提到这首歌词,而且言明秦罗敷的丈夫是邯郸千乘王仁,“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置酒欲夺焉”。曹魏时期的赵王,即曹干,是曹操第二十五子,魏明帝封其为赵王,史记其行为不端。如果以《陌上桑》为汉乐府来推断,情形就比较复杂,因为汉代被封为赵王的有近二十位,具体欲夺罗敷的人就不得而知。既然有赵王干涉人家的婚姻,说明该故事很可能是历史上实际发生过,即使是历史传说,也有一定历史依据。以此来看,成书于唐代的《乐府解题》,对其本事只是概述了一下《陌上桑》的情节,就不足为据。

秋胡之妻的故事,则另有源头。最早见诸西汉刘向《列女传·鲁秋洁妇》,言明秋胡是鲁人,“纳之五日,去而宦于陈,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旁妇人采桑,秋胡子悦之”。这里,故事发生地点是山东,不是河北,而且秋胡之妻没有具体名字。从故事的结局来看,秋胡调戏不成,回到家里,妻子发现他正是自己丈夫,极为羞愤,“投河而死”。按照《西京杂记》的说法,是“赴沂水而死”。而在《陌上桑》里,秦罗敷极力夸张丈夫的地位、为人与气派,从修辞效果上说,应该是吓退了使君的,具有喜剧色彩。秋胡戏妻的故事很可能也是有历史依据的,其具体时间当是在春秋时期,鲁国、陈国并存的时节。该故事后来十分有名,曹魏时期有乐府《秋胡行》,唐代有《秋胡变文》,增加了很多细节。元代石君宝的杂剧《秋胡戏妻》,正是以此为基础,吸收《陌上桑》《新婚别》等诗歌加工而成。因同是采桑受辱,两个故事在这里得到一定程度的交汇。这里,秋胡之妻被取名为罗梅英,无疑截取了秦罗敷的“罗”字,以假乱真。

秦罗敷不是秋胡之妻,也不是焦仲卿的邻居。《孔雀东南飞》的小序,明确记载焦仲卿是“庐江府小吏”,故事发生地点是安徽,不是河北。上文根据焦母对儿子做的许诺,即“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断言秦罗敷是焦仲卿的邻居。众所周知,《玉台新咏》在流传过程中,被人篡改不少,可能因“东家有贤女”“秦氏有好女”的类似套路,加以混淆,而且二者都是汉乐府,容易暗做手脚,浑水摸鱼。事实上,在《孔雀东南飞》里,秦罗敷不是实指某个女人。除了《陌上桑》外,它在汉魏六朝文学作品里多有亮相,似乎成了对节妇烈女或美女的泛称。再者,《陌上桑》里,已婚的罗敷“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在古代少女该定亲的时节早就定亲,焦母怎么可能再托人去说媒呢?

崔豹《古今注·音乐》的记载,还传达出这样的信息:《陌上桑》的最初作者,很可能就是秦罗敷。在“鸿门宴”上,面对赵王的诡计与淫威,知书达理、聪明伶俐的罗敷,没有当面斥责,摆明是非,而是采取了智取、婉讽的表达策略。“罗敷巧弹筝,乃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赵王乃止”。丈夫王仁是赵王家令,罗敷的言行若偏激,无疑会丢掉丈夫的饭碗。一曲《陌上桑》,突出的是罗敷的高度自信,对自身丽质、风姿的高调宣扬,对丈夫能力、奋斗、为人、风姿的无比自豪。这里的夫君与现实的夫君可能有一定差距,但是那排比所营造的气势,那渲染所折射的恩爱,已经足够压倒心怀鬼胎的使君,也就是现实中的赵王。这就叫心理战。可以想见,酒宴上被簇拥而坐的赵王,不过是依仗血缘关系而身居高位的一个酒囊饭袋,一个猥琐男,一个纸老虎。抓住对方心理弱点,用文学渲染的手法狠狠一击,兴许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战绩。大约正因如此,《陌上桑》没有进一步写使君的反应及故事的结局,而是嘎然而止于“夫婿殊”的描述。强势推出,点到即止,弦外之音,昭然若揭。

罗敷酒宴上的即兴之作,艺术质量肯定欠佳,它后来经过一些文人反复修改润色,终成千古名篇。

相关文章

  • 采桑子

    一:采桑子简介 又名“丑奴儿” “罗敷艳歌” “罗敷媚”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南卓《羯鼓乐》作《凉下采桑》,属“...

  • 田哥原创《采桑子.离情》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 ******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

  • 田哥原创《采桑子.花影》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 ******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

  • 【夏雪每日一词】(三十九)        《采桑子》

    词牌名《采桑子》,源于原唐教坊大曲中《采桑》。又名《丑奴儿令》、《丑奴儿》、《罗敷媚歌》、《罗敷媚》等。以...

  • 跟着词牌读宋词之《采桑子》

    《采桑子》,从唐教坊大曲《杨下采桑》中截取一遍独立成的一个词牌,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歌》、《罗敷媚》。《...

  • 【夏雪每日一词】(十九)              《采桑子》

    词牌名《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源自唐教坊大曲中的《采桑》。 《采桑子》最早始于晏...

  • 子夜吴歌

    子夜吴歌 (唐)李白 子夜吴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

  • 陌上桑

    《陌上桑》 【汉】佚名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

  • [汉乐府.陌上桑]陌上桑歌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初汉...

  • 《陌上桑》续写

    陌上桑 汉 · 佚名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郭艾晨:罗敷采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dz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