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从唐教坊大曲《杨下采桑》中截取一遍独立成的一个词牌,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歌》、《罗敷媚》。《词谱》以五代和凝词为正体。双调44字,八句,上下片都是起句仄收,以下三句用平韵。另有双调54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宋词鉴赏辞典》介绍欧阳修写了十首《采桑子》,都是咏赞他早年被贬知颍州(今安徽阜阳),晚年又归隐于此时,常常游览的颍河与泉河汇流处名为西湖的天然湖泊。辞典收录其中的第一、第四两首。其一:“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这首春日泛舟游湖的词,上片以“绿水”“芳草”“笙歌”,从视觉和听觉描述了舟中的见闻和观感。下片描写意境幽美的湖上静境,但静中有动,富有神韵。
其四:“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这首写暮春凭栏观湖。尽管百花凋残,但飞扬的柳絮,和着轻风曼舞的柳枝使西湖别有风韵。下片以歌终人散,帘垂燕归的喧极归寂之语,令人回味无穷。明媚春光里泛舟湖上的愉悦人人相同,可残春飞絮曲终人散之时有几人能享受“双燕归来细雨中”的静谧?境与心,终究是境由心造。
同一个词牌,在出身宦门性情孤傲,饱谙世态炎凉的晏几道写来,多是抒发爱情离合与人生聚散的悲欢。“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歌罢还颦,恨隔炉烟看未真。 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细腻的词人,追忆与歌女相遇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们命运的深切同情。虽已是红尘“倦客”,依然“长记楼中粉泪人”,匆匆数年,她可安好?
无论是咏赞西湖还是惦念故人,前三首的情绪都淡淡的,吕本中的《采桑子》,读来情感浓烈得多。“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词中这位饱受分离之苦的妇人思夫不得,寄情明月,似亦恨不似亦恨,却正是“恨”之愈切,“思”之愈深。
辞典收录的最后一首《采桑子》是无名氏的,这首以浅白的词句,借着对春雨连绵错过花期的抱怨,表达了对美好理想受命运摆布和毁灭的无奈哀怨。“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 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我觉得,应该寄语雨神:“来年春日少驾临。”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