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尤其是到了晚年,心态渐趋平和,曾经费尽心机追求的名与利渐渐成为过往云烟,犹如浩瀚的大海上若隐若现的孤帆远影。
当然,也有例外。高敏就是个例外。
高敏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她还想继续发挥余热,所以,她没有主动退休,而是继续在学校上班,只是不再带课。
不再带课的高明过得那叫一个舒坦。每天到教务处就是坐那儿喝点茶,看看报纸,还不到点儿,人就提前下班了。尽管如此,学校该发的福利她一样都不少,绩效工资照样拿。最重要的是,她不退休的话,工资当然比退休后的工资高。
高明心里的算盘拨得欢着呢。她是得到了好处,但她不退下来,她后面的那些年轻人的岗位就上不了。她现在拿五级工资,她退了,才会有人由六级进五级,而六级进到五级后,才会有后面的七级进六级,依次类推。也就是说,她该退却不退,就挡了后面好几个人。
她之所以依然占着岗位不退,说白了,还是利益在作怪。55岁,像她这个年纪,很多人都还是在乎眼前利益的。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好些八九十岁的人都看得开了,我猜主要还是在于他们已经看透了这个世界。
人两手空空地来到这个世界,也终将两手空空地离开这个世界,正所谓“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去”。通过各种投机钻研获得的财富终将灰飞烟灭,人一死,什么都没有了,至于子孙后代能否守住财富是另一个世界的你无法掌控的。
想明白这些,我们才至于被贪婪遮蔽了双眼。
人老了,能干什么?什么也干不了,唯一的愿望也许就是希望健康地活着,彼时人没有了精力也没有了心思去争名夺利。倘若年轻时就能达到这种境界,我想那一定是经过悉心锤炼的。
以前听说过一种处世方式叫断舍离,也就是把不需要的东西抛弃掉,人,才不致于被各种乱象迷了眼。
有人说,人的幸福不在于获得什么,而在于放下什么。放下,也是为了心理的敞亮。
有时候比较羡慕僧人们的那种无欲无求的境界。真正的僧人,一瓢水,一單食,就足矣。他们没有大鱼大肉,没有灯红酒绿,没有人情往来,过得清净自如。
但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是凡人,就会有凡人的大众思维和欲求。在有生之年,守住清净,并非易事。但愿更多的人能够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地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