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郑艺
邂逅吴三桂如果不是临时接到出差任务,我几乎以为自己已经忘了吴三桂了。
那天下班回家,我把要到帝都开会的事跟先生说了,然后我听见自己说了句:不知吴三桂的店还在不在,我要去看一下。这个念头一出来,我突然发现,6年了,我竟然还记得他--那个偶然遇见的吴三桂。
我说的这个吴三桂,当然不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灭明的"汉奸"吴三桂了,这是一个漂在北京的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吴三桂。
回想起来,第一次遇见吴三桂是在2009年夏季的一个晚上,在南锣鼓巷的一个小门脸商铺里。
其实,南锣鼓巷商铺的门脸都不大。
南锣鼓巷是北京的一条老胡同,元朝时就已经建成,那时,北京不叫北京,叫大都,算来也有740多年的历史了,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有人说,那是最赋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邂逅吴三桂说到风情,我总觉得,要读懂一个城市,了解那个城市的风情,非得要在那市井小巷居住个一年半载不可的,否则,只是在那商业味日渐深厚的街区逛几个小时,那是断然不能明了的。
那天到南锣鼓巷时,已经是掌灯时分了,巷子里灯火阑珊,喧嚣热闹,不宽的巷子挤满了全国各地南腔北调的游客。像许多城市中号称最具特色的街道一样,南锣鼓巷子的两边是一家挨一家的小商铺、小吃店、小酒吧等,门前一律的灯光闪烁,从门口往里看,一律的富有创意极具情调,那些商店里摆放着的是你在全国任何一个旅游景点都能看到的各种纪念品,让你有时会产生恍惚,不知是到了成都的宽窄巷子还是在杭州的清河坊亦或是福州的南后街、厦门的鼓浪屿......还好,巷子的两边还有许多条长长的小胡同,那些好玩的名字,什么雨儿胡同、帽儿胡同、蓑衣胡同、炒豆胡同、棉花胡同、菊儿胡同......把你从成都、杭州或福州厦门中拉回来,告诉你,这里不是别地儿,这里是皇城根儿。本想避开人群往那僻静的胡同里走走,那些站在胡同口不知是维持秩序还是无所事事闲站站的大妈大爷们,拦着我和闺女,指指那闪着绿色昏暗灯光的胡同深处的四合院,神秘又神气的说:别去,看到没有,那些个大院,里头住的可是大官哦。听这一说,你会猛然惊觉,真是到了帝都了。当然,还有那隐藏在胡同中的著名的北京戏剧学院、茅盾故居、齐白石故居......,夜晚是不开放的,我们只能站在门口,以崇敬的眼光认真的看了看大门,也算是到此一游了。
邂逅吴三桂对于没看到什么名人故居,没看到什么影视明星,闺女是无所谓的,对于全国哪儿都能买到的旅游纪念品,买与不买她也是无所谓的,倒是那些创意小店吸引着她,饶有兴趣又漫无目的的一家家看着,然后......
然后,就看到我要说的主人公了。我们走到了一家小商店,确切的说,是一家小小小小的小商铺,大约只有3平方左右吧,窄窄的,宽度只够两个人并肩站着。店里摆的还真是别的城市不会卖的东西--几十年前老北京的照片啦、印着北京风景的旧明信片啦、北京老头衫啦、六七十年代的连环画啦等等,东西的摆放中规中矩,灯光不暗但也不明,店里没有放背景音乐,跟它两边的店铺相比,显得安安静静的,或许是这点吸引了我们。店家背对着门,穿着黑色T恤和北京大裤衩,斜挎一个刺绣小包,正跟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用标准的北京普通话介绍着他手里拿着的图册。我随意地看了看一幅老北京黑白照片,这店家马上走到我身边热情的说:您知道这是哪儿吗?大栅栏啊,没看出来吧,那是解放前的大栅栏啊。之前进店的时候听店家跟那小伙子说话,就知道这店家像很多北京人似的,就是一话唠儿,说个不停,话忒多,所以我也没看他,随口嗯了两句。这时,一旁的闺女突然拉了拉我的衣角,我正感奇怪,一抬头,呵,太意外了,我一直以为店家是个北京小伙,没想到是一个......老外,一个大概三十岁左右的"歪果仁"!
我的好奇心立马上来了,趁着店里还没其他顾客,就跟老外店家攀谈了几句。原来,这老外来自美国,在北京留学后爱上了北京,留下来已经有五六年了。他说他特别喜欢中国文化,喜欢北京这座城市,他店里的东西都是带有北京元素的,他现在做的就是把北京介绍给外地人、外国人。面对这样一个热爱中国的美国小伙子,我和闺女都对他有十分的好感,高兴地买了一些用北京风景旧照片做封面的本子,还跟他合了个影。我突然想到,他的普通话说的那么好,不知会不会写汉字?我拿出刚买的笔记本,问他可不可以给我们签个名,他爽快的答应了。我拿过他签名的本子一看,差点笑出声来,不是因为那个字写的比他说的普通话可是差远了,而是他的中文名字--吴三桂,我指着"吴三桂"问他,是你的名字?他说,是啊。我正想问他知不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吴三桂是什么样的人,就又有客人进店了,吴三桂又热情的迎了上去。店实在是小,我们买好了东西也不好再在里面呆了,就退了出来,免得影响其他的客人。闺女说,他应该是知道"吴三桂"是谁吧,否则也不会取这样一个名字,是想让别人很快的记住他吧。
邂逅吴三桂 吴三桂和他的顾客 摄影/飞花似梦 吴三桂在我们购买的笔记本上签名 摄影/飞花似梦我后来想,如果只是在南锣鼓巷的这一面之缘,我们也不一定能记住这个吴三桂吧。
第二天上午,我和闺女一起去了故宫。那年夏天,北京很热,那天,故宫的游客特别多,故宫又是那么的大,走了大半天,我们俩都感到又热又累的,游览的兴致渐渐低了下来。我们俩找了一处凉快点的大殿,也不管周围来来往往的游客,直接坐在了外面的台阶上喝水歇脚。这时,坐在我身边东张西望的闺女又突然摇着我的胳膊指着不远处的几个人说,你看你看......我一看,哟,这不是吴三桂吗?跟前一天晚上看到的一样,他还是T恤衫大裤衩的,不同的是,他的手里举着一面导游常常拿的小旗子,有五六个外国人正围着他。我隐约能听到他在用英语跟这几个外国人解说着什么。女儿问我,吴三桂是在为这几个老外当导游吧?我说,应该是吧,难怪他说他现在做的事是要把北京介绍给外国人呢。看着吴三桂兴致勃勃的向跟他一样的外国人讲解故宫,原本累得不想再继续往下走的我和女儿互相看了一眼,又打起精神去往下一个宫殿--我们对故宫的感情可不能输给"歪果仁"啊!
吴三桂的店铺 北京卡片 摄影/飞花似梦第三天上午,我们又去了一趟南锣鼓巷,为的是去吃吃据说名气很大很好吃的文宇奶酪。因为连续两次的偶遇,到了南锣鼓巷,我和闺女不约而同的都想顺道再去看看吴三桂。南锣鼓巷的白天挺安静的,大部分的店铺都没开门,和喧闹的晚上太不一样了,我们有点找不着北。凭着相机里留下的照片上显示的门牌号,我们找到了吴三桂的店铺--南锣鼓巷85-1号北京卡片,但是,漆着中国红门框的店门也是关着的--哦,是了,他大概是白天当导游,晚上才当老板吧,真会做生意哈,中国人、外国人的钱他还都赚啊,我和闺女这样想着都笑了。
邂逅吴三桂关于今年这次的寻找吴三桂,我特地跟闺女通了电话,我跟她说我到南锣鼓巷找吴三桂了,"啊,吴三桂,他--"电话那头,闺女停了下,"他还在那吗?"。我说,不在了,那个店现在叫"古色古香",是个陕西女老板,卖的是挂件、手镯什么的,我也问过了女老板之前有没有一个叫吴三桂的外国人他哪儿去了,她说她不知道什么吴三桂的。我把现在店的照片发给闺女看了,闺女哼了一声说,好难看啊这个店--这丫头,她也没忘记吴三桂,不然她不会这样说的。挂电话前,她象是问我又象是自言自语的说,不知道吴三桂是不是回国了。
人有时候也很奇怪,不知为什么,有些人,只是偶然的邂逅,你却能记住他,就象这个叫吴三桂的、说着一口流利北京话的、勤快热情的、称我们为"我中国的朋友"的美国小伙子,他和老北京胡同文化象征的南锣鼓巷一道,留在了我和闺女的北京记忆中。
2015.11.1
给我中国的朋友…吴三桂 摄影/飞花似梦 邂逅吴三桂 邂逅吴三桂 邂逅吴三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