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413146/7024fc09926ab614.jpeg)
在今天,据说全世界人口有35%都是信奉基督教的,信众遍布世界240多个国家,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分布最广的宗教。
相比之下,我们中国人更熟悉的佛教徒则只占到世界人口的5%,还不如穆斯林的19%多。
就连中国也有大约6700万的基督徒,人口数量排名全世界基督徒人数国家排行的第八位,据有关数据测算,很可能到2030年,中国的基督徒人数将达到2.5个亿。
除了中国之外,世界基督徒数量以国家排名前十的还有:德国、刚果、尼日利亚、菲律宾、俄罗斯、墨西哥、巴西、美国,整个欧盟地区则算是数量第一,有3.7亿人数。
可是,今天规模如此庞大的基督教,谁能想到在历史上曾经一直是个不入流的小教派,根本没有任何发展下去的机会。
一个始终不能登堂入室的教派,一个类似于民间的秘密团体,这其实才是历史上基督教最初的形态,这是不是让你想到了《权力的游戏》之中的教团?
![](https://img.haomeiwen.com/i4413146/cb385acc23af89f8.jpeg)
历史和电影极其相似,基督教的发展壮大是因为得到了某位大人物的支持,才得以堂而皇之的变为主流,就像电影中的“大麻雀”一样,被皇太后瑟曦·兰尼斯特发掘出来用以协助自己对付皇后玛格丽·提利尔。
不过,历史上的那位大人物的结局和权游中的瑟曦可是大不一样,瑟曦算是盘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被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教团逼的几乎发疯,最终赤身裸体的穿过人群接受惩罚。
那么,这位对基督教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大人物是谁呢?
基督教直至今日依然广为流传,依靠的就是在历史上一位非常强势的君主——君士坦丁大帝。
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4年统一帝国,成为罗马帝国的唯一统治者。
君士坦丁被军队立为皇帝后,随即投入一连串情势险恶、错综复杂的内战。
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承认基督教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在临终前受洗为基督教徒。
“313年是早期基督教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 罗马世界的两个皇帝君士坦丁和李锡尼在米兰会面同意一项共同的宗教政策,几个月后的一道敕令中载明了这项内容,一般人称这道敕令为“米兰敕令”。
![](https://img.haomeiwen.com/i4413146/c88f97213fc2706b.jpeg)
“米兰敕令”的主要内容是:
承认基督教徒同其他异教徒一样具有同等的信仰自由权,归还给他们被没收的教堂和教会财产,免除了基督教僧侣个人对国家的徭役义务,规定主教有权审判教会案件。
所以,公元313年的时候,基督教在根本无从跻身主流信仰的时候,作为一国之主的君士坦丁大帝却对它伸出了橄榄枝,使得这个一直在帝国偏远省份传教了400多年的宗教正式成为了帝国的主流信仰。
自此以后,基督教的主教和教士们开始大摇大摆的走在帝国的各个城镇中,甚至进军乡村。
当然,和权游中一样,君士坦丁大帝拥护基督教的动机当然不会是纯粹的宗教性,无非是希望基督教的神可以帮助自己巩固地位,因为毕竟他还有一个敌人李锡尼存在。
幸运的是,君士坦丁大帝的结局比瑟曦·兰尼斯特要好的多,他最终打败李锡尼统一了全罗马,而瑟曦·兰尼斯特则被大麻雀关进了监狱并受到了羞辱。
那么,最终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4413146/98f640f064b0aa60.jpeg)
不管是权游中的主教团还是现实中的基督教,它们得以发展壮大都是因为得到了统治者的拥护,不管日后这些原本弱小的势力变得如何不受控制,但起初的它们就像是刚破土的幼苗一样,生死完全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国家要扶持什么,自然什么就会得到发展,毕竟国家才是最大的BOSS,拥有个体无法抗衡的资源与优势。
国家说发展电动车,那么最终油车就会被取代;国家说要控制房价,那么最终房价就不会太疯涨;国家说要减负降税,那么可能企业就会好过一些。
这些事情,都不是个人或某个企业可以做得到的,这就被称为国家意志。
哪天,要是政府决定基督教在国内为非法宗教,那么相信它就很难再继续发展,毕竟在国内还没有强大到可以与国家意志直接对抗。
此外,我们还会通过这个案例明白一个道理——你扶上马的人就再也不受你控制了。
那么,还要不要扶?还是悠着点的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