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01.
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是在一个书单里面,那会儿就略略过了一眼,并没有什么大的印象。
那感觉,就像在路上碰到了一个陌生人,充其量就觉得那人长得比较周正而已。
那是第一次与这本书擦肩而过,当时只知道这是一本比较畅销的时间管理书籍而已。
那个时候的我,还是一个单身女孩子,每天最苦逼的生活,就是走在上班下班的两点一线中。
对于时间管理这个词,并不是很敏感。生活状态也是散漫的悠闲状态,最幸福的日子,就是休息的时候在宿舍的大床上葛优躺着,顺便听听小说刷刷剧,再正能量点,就是出去见见朋友溜溜弯。
现在回忆起来,那会儿的自己,还真的是悠闲啊。
时间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大把大把的,压根就没有把管理时间这个事儿放在心头上,也当然对时间管理这个词一点儿都不感冒了。
02.
第二次看到这本书,是在朋友圈里。是一个读书博主推荐的,她和我的状态差不多,全职在家,有一个快3岁的宝宝。
但是她的状态比我好多了,孩子有家人帮忙一起带,家里的吃喝拉撒也有人一起打理。
当然,她的能量场也比我强得多。就光她持续一年在朋友圈里面践行读书写作这件事情,我就是无法同她相比的。
也因此,我比较关注她发的圈子,因为她做到了我现在无法坚持做到的事情。
因为欣赏她,所以看到她发的圈子我也会看得特别的详细。也因此,关注到了她在推荐这本书。
记得当时她说过,这本书里面关于时间管理的干货特别多,尤其对于全职妈妈们可以学习下里面的时间管理。
当时我看了她的推荐,就想去当当上买回来看来着。但一想到家里还有挺多书没看的,就歇了心思。
这是我第二次接触到这本书,但又一次同它擦肩而过。
03.
就在一天晚上,突然间我的师父问我,你有《吃掉那只青蛙》那本书没有?
当她知道我还没有这本书后,立马啪的一下,就给我下单了,说是送我的新年礼物。
这是我第三次听到这本书,但这次,并没有同它擦肩而过,而是真正的拥有了它。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挺意外的。因为这本被网上评价超高的一本书,它竟然那么小,那么薄。
在我的潜意识里,我还以为,一定是又厚又大的那种。
但真正去看书里面的内容的时候,才知道,它的价值真的远远超过了它的价格。
曾经,在上班的时候,我也做过计划清单,每天按照清单上面的计划做事情,感觉特别的高效,人也不会焦虑。
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如今。但我一直有一个习惯,喜欢将轻松的事情先做完,最后再去攻克最难最大的那件事情。
但在《吃掉那只青蛙》这本书里面,作者的观念却是颠覆了我的认知,他说:
一定要在最好的时间里,干掉最大最丑的那只青蛙,这样才能更高效的完成既定的目标。
想想,不也是吗,以前的我就是这样,完成了那些小计划后,当剩下最大做难啃的事情后,不是时间不够用,就是压根静不下心来去做事儿……
如果你在时间管理上面有卡点,这本时间管理届的扛把子书籍一定推荐你去看看,它整本书里面都是满满的干货,连实践步骤都拆解的妥妥的……
年度基础营第334篇,1117字数,共累积38444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