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朋友圈,集中展示着国内省内著名旅游景点的风貌。山谷、溪流、瀑布、沙滩、骑楼、老街……大家踏遍各大景点,记录着自己的暑期生活。我称之为朋友圈的“内容潮汐”。
朋友圈基于熟人关系网络而生成,自带内容潮汐,潮汐更迭,映射着熟人们相似的生活。
看朋友圈,就是看熟人的现状;发朋友圈,就是在人际网络中建设自己的形象。
要更全面的了解一个人,除了个人简历、自我介绍、工作经历之外,如果能透彻的研究他的微信朋友圈,可能会更加客观真实。而且,不能单独研究微信朋友圈,要结合他的通讯录联系人名单同步研究才更好,因为通讯录里面,分了远近亲疏,结合这个背景再看朋友圈,更加透彻。
走了仕途的熟人,朋友圈如果发的多,那说明还在基层,位置越高,在朋友圈越隐身;做微商的熟人,渐渐地就不会再发自己的消息,只剩下生意了;偶尔发一些单位的消息和行业消息的熟人,说明他在公司里面是个中层,朋友圈都是发给老板看的;经常晒娃的,肯定是女性朋友,说明她暂时放弃职场打拼,目前重心在家庭……
看着自己的朋友圈内容潮汐,清晰的描绘了我这样的人应该怎样生活。朋友圈就象个羊圈或者牧场。
这篇文章最初的标题是《朋友圈的众生相》,后来一想,朋友圈都是熟人,其实看不到众生相。真正的陌生人,他们怎么过的,我永远也看不到。除非我打开抖音和快手或者哔哩哔哩。而那些,也只是网民众生相。中国还有很多人是不上网的,他们的生活,我永远也看不到。除非,我周游世界,在我抵达的每个地方都逗留一段时间,跟当地人交朋友。实际上,我做不到。
幸亏有电影,感谢所有的导演;幸亏有书籍,感谢所有的作者。他们让我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看到众生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