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与我们散文读书
《阿勒泰的角落》和《遥远的向日葵地》

《阿勒泰的角落》和《遥远的向日葵地》

作者: 红叶烂漫 | 来源:发表于2018-07-05 09:08 被阅读659次
《阿勒泰的角落》和《遥远的向日葵地》

我写了一篇《山野之秋》发在简书,有一个文友说“文风有点李娟的感觉”。我很孤陋寡闻,没看过李娟的书,竟然大言不惭地说:“加油,超过她”。

不过我也赶紧找了她的书来看,选了她早期(2010年)出版的一本《阿勒泰的角落》,和去年(2017年)出版的一本《遥远的向日葵地》。这一看,真惭愧呀,她31岁就出版成书了,文笔清新质朴。我40岁才开始写,写得粗旷而拙劣,这几年虽然有点进步,但是基础太差了,我得一辈子去追。

李娟有时跟随建设兵团的母亲生活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她的文字记录当地哈萨克族的风土人情。先看第一本,刚看第一篇《一个普通人》就非常喜欢,非常朴实的事,非常朴实的记述,短短两页纸就让人了解到当地游牧生活的不稳定,但是游牧人民有信仰,在这不稳定中坚守信用,签下一个名字就不折不扣不赖账。喜欢她,喜欢她写的人写的事写的地理环境、自然风景……

然后一直看下去,当看到《我们的裁缝店》时,我突然想起三毛的撒哈拉。三毛在撒哈拉的邻居借她的衣借她的鞋,听说有牙刷这种东西时竟然要借她的牙刷,什么都要借,就差借她的荷西了。她无可奈何着,却宽容着忍耐着怜惜着喜爱着。而在《我们的裁缝店》里,李娟写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这些人和事与我们内地不同。笔调同样是轻松幽默,很有些无奈又喜爱着。

因生活环境不同及繁重的劳动和单一的饮食,当地人特殊体型多:“胸宽肩窄的、腰粗臀细的、凸肚的、驼背的、斜肩的……也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非常形象。当地赴宴的礼物一般是一块布料裹一些食品,“一块布就这样被一轮一轮地送来送去,在偏远狭小的喀吾图寂静流转。好几次被送还自己家,又好几次再转送出去”,很多事是不是也一样的循环往复?牧民因为骑马跨马,裤子要做得长,因为手往前扯缰绳,衣袖也要长;而农民干活要利索则衣裤都要短。这真是随处都有因地制宜啊。哈萨克女人总有繁忙的家务但还是很穷,却也一样爱美,想做条裙子就拿三只鸡来换,但是公公小气不能让公公知道啦,本以为有50只100只鸡,结果“七只鸡少了三只,你公公还看不出来?……当地男人不过问家务,已经严重到了这种地步。”

在茫茫戈壁中很小的一个小镇子里,当地人的生活大都是粗枝大叶。李娟家却养了几盆花,竟然还养了金鱼。当地人没见过真正的金鱼,“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最不可思议的梦一样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晃动、闪烁,透明的尾翼和双鳍像是透明的几抹色彩,缓缓晕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而窗外风沙正厉,黄浪滚滚,天地间满是强硬和烦躁……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回头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去许多。”这一缸金鱼混杂在小小的拥挤的裁缝店里,那么的突兀那么的惊艳,如生活的苟且里,突显出一点点诗与远方,让所有人都柔软下来。这诗与远方是可以创造出来的,虽然不易,仍然可以坚持,一直随他们游牧奔波。

《阿勒泰的角落》里,李娟就这样记述着中国西北的最偏远地区,有荒凉有美景,有艰苦有乐趣,那里的人们都善良都朴实又热情奔放又随性自在不拘小节,有怪癖也有怪脾气,但是绝对没有小心眼。李娟写当地人也写自己,写自己少一些,但是写一些思索,她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对天、地、人的一些思索。“酒实在太神奇了,温和的粮食和温和的水,通过了一番什么样的变化呢?最终竟成了如此强烈不安的液体……当我们一日三餐,吃着这些粮食,喝着这些水,温和地日滋夜补……当我们一日日老去…蹒跚地走,神智也渐渐模糊……人的一生,莫非也是一场缓慢的酗酒过程?突然想到一个词:殊途同归”。

《遥远的向日葵地》,是李娟的妈妈在漫漫荒野中承包的一块地里种植向日葵,艰难却坚韧。李娟在这本书里主要讲自己的家人,养的各种动物,他们在向日葵地里的劳作,劳作中碰到的各种天灾……这本书比较第一本,内容比较集中,围绕的是向日葵地的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应该说讲的困难更多,生存环境更恶劣,但是笔调却更轻松,以一种调侃的语气,把艰难带过,有时给人一种心酸心疼,也有时给人一种力量,一种坚韧不拔。而作者担忧着又无奈着人对自然的破坏,同时对周围的大地及一切的动物与植物有着宽容与悲悯。

向日葵地被鹅喉羚啃了三次,妈妈就种了四次,“所谓‘希望’,就是付出努力有可能比完全放弃强一点点”。“说起来,鹅喉羚也很可怜。它们只是为饥饿所驱。对它们来说,大地没有边界,大地上的产物也没有所属”。

她和妈妈决定种地,她们的生活都改变了。“可是大地永不改变。丰沃的森林不应该被砍伐毁灭,贫瘠干涸之地也不应被强行垦耕或绿化。人的命运和自然的命运截然相反。”

李娟很谦虚,她说“如果说其中也有几篇漂亮文字,那倒不是我写得有多好,而是出于我所描述的对象自身的美好。哪怕到了今天,我也仍然只是攀附着强大事物才得以存在。但是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够强大起来。”

能发现美好,能表达出美好,能给读者以美好,就是写作者最大的收获吧!

《阿勒泰的角落》和《遥远的向日葵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红叶烂漫:感谢《海狮子读书会》在没有投稿情况下的收录支持,给我莫大的鼓励
  • 偶然Q:一直喜欢李娟,刘亮程的作品。
    红叶烂漫:@邱静怡 是的,李娟的文字非常清新,下次找刘亮程的作品看看
  • 2a553efb60d5:十年磨一剑,最美好的应该是在逐步形成自已写作风格的点点滴滴的过程中。用心专一,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是多么美好的事情,那怕很小很小,微不足道,那怕不是普度,只是自乐,那也是美好的回忆,心灵的慰藉。
    红叶烂漫:@民爆 是的,确实是,我的开始就是自娱自乐,后来就是留回忆
  • 小炻:写的很好呀。
    李娟最开始的文笔胜在朴实,随后几本文笔就老练多了。
    您的文笔干净里有着思考。所以按照你的风格写下去。
    💪💪💪
    红叶烂漫:@小炻 你让我了解了李娟的作品,还在我自己的混沌中指出了我的风格,非常感谢🙏🙏
  • 8f89ebe8d537:我家外甥女红红写作进步了得。 1,先说题目。此题目新颖,别致,醒目,简约。(标题的要求)从“和”字和书名号可看出此文体是对两部作品的读后感。原作出色的标题,用和字连辍一体,衬托出自己标题的出色。2,采用“宕开筆墨,曲折入题”式开头法。不先交代读了什么书,再谈感想的老套式,而是曲折巧妙地引出原作者和作品,再入正文。3,正文有评价,赏析,感悟和联想。对当地人情风貌通过细节的描述,刻画的事物形象生动。人生感悟仍是点睛之筆一一“殊途同归”拨动人类灵魂。葵花地里的情愫丰满复杂,不是简单的正能量。4,结尾出了一个美学论题。商榷如斯:美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人感受到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在主观意识作用下,使"自然”变成“自然形象”才产生美。
    红叶烂漫:@齐家_b7be 谢谢二舅,不愧是优秀教师,这么详细耐心地点评。对几点肯定我受宠若惊,也让我更有信心,能够一直写一直进步。对最后的观点意见更是技高一筹啊,更深层次的思考。我改一改看😊
  • 0589a31593dd:人活到老学到老四十岁开始写进步很快就不错了努力了有自信心了就会进步更快向别人长处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就是虚心就更会进步继续努力吧
    红叶烂漫:@宁华_cf91 @宁华_cf91 嗯嗯,我有信心呢,毕竟四十岁的理工女开始写文字,还能坚持一直写了八年的也不多,而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色,加油
  • 90c10676bc69:人与人之间虽然存在着差异,但每个人内心都有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你们能用真挚生动的笔触,描绘人生的五彩画卷,给人以纯真善良的美感及平和宁静的思绪~
    红叶烂漫:@爱之源_1888 谢谢凤兰,很鼓舞我,会继续努力的

本文标题:《阿勒泰的角落》和《遥远的向日葵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oy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