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作为播控不知道出现了问题,让大家担心,感恩大家的包容和体谅。遇到问题我们都没有逃避,也没有埋怨,而是更加积极的投入到问题的讨论当中,更加精进,这也是课程带给我们的进步。
今天学习的第7课内容是做圣之功。
今天的学习让我越来越明白这个课程的框架,从龙场悟道开始,从知行合一到心即理再到人生战略,让我们感知到阳明心学的精神内涵,然后再一一的为我们解读。也许是在最初大的理论下,这些点也有解说,只是比较笼统,而现在在具体的学习和最初单独一个词语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的学习,有时候很多的是停留在第1种境界上,也就是文字上明白了,而我们应该向更深处走,到第2层境界才是真正的去执行,去行动,第3种境界呢是在行动的过程当中明白人生真相的必然和自然而然,最高境界就是明合妙用,自信走向成功,感觉目前自己还处在第一境界向第二境界的过渡当中。
今天的主题就是学规则,也就是学阳明心学,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学?其实所有的学习都是如此的。
1.立志
我们要立什么志?在这里我弄明白了,立志是志向,是最终的目标,而不是做什么事,我原来一直想的是做一个阅读推广人,感觉还是在事的层面上,我应该是立志十年之后成为一名从容优雅的女子,在阅读上惠泽更多的人。向着这样的目标前行,从士人到能人,再到君子,我想即便是道路再曲折,因为目标明确,就会每一步走的更坚定。
2.勤学。
勤学不等于勤奋,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勤奋的失败者。
生活和工作当中不免忙碌的人,勤奋的人,特别是我们目前的工作,琐碎的事情非常的多,每天的看餐延时服务,填写各种各样的表册,忙忙碌碌的生活,看似非常的勤奋,但为什么还是会觉得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忙呢?有时候静下来想一想,这样的繁忙除了在不断的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之外,还剩下了什么呢?我们的勤奋究竟是为什么而勤,好像更多的是为了完成任务。
由此也想到了目前我们正是线上学习,网课期间有很多是顾及不到的,特别是学生的提交作业,可以说是每况愈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我们可能考虑到了很多种原因,比如说布置的作业多,布置的作业很老套,家长监管不到位等等原因,可唯独忘记了学生的内心需求。当一个学生明白的表示“不想做”的时候,好像一切都有了一个最本质的原因。任何事情都难敌“我愿意”,当一个人不知道为什么要写作业,为什么而学习的时候,当他的动力不足的时候,这件事情的结果注定不会很好。
所以说勤学是建立在方向之上的,有了方向再来谈方法,才会事半功倍,才会让你感觉到事情的价值和意义。针对此我也在思考,如何让孩子的学更加主动自愿,这也就是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原来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有清晰的方向感和志向。
3.改过。
如何改过?从行为上来说我们看到的是事情的变化,其实最本质的是如何改了自己的行为?如何改错?最重要的是还是要从内心上来明白自己哪里做的不到位,哪里有过要改。也就是说,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更多的是要关注到自己的起心动念,“一念改过即得本心”,改更重要的是内心上的改,让自己更加的明心净心,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事情上和行为上的改变。
4.责善。
关于这一方面最重要的认知是要多和同频的人,有共同密码的人多交流多互动,在交流当中实现共同成长。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为什么责人就会让自己更明白呢?是因为在看别人的同时,我们往往能旁观者清,而这个清其实更多的也应该关照自己,因为当局者迷。难怪李世民会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当然最高层次的是“凡攻我之师失者,皆我师也,乐受而心感之”。
所有的最后都归结到立平老师们送的“肯”字上,只要我们肯,其实就已经先成了一半。还是那句话,所有的都难抵“我愿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