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同事聊起高中时代,我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想法就是吃。
我就读于一个几所高中聚集的高中园区内,划分了各自区域,各自有教学楼、操场、食堂等基础设施。但不同学校的学生是可以互相“窜门”的,也就是说可以跑到对方学校食堂吃东西。
园区非常大,除了较长的午休和晚自习前的休息时间,基本上也不会有四处窜校的情况,除了吃饭。
我们经常讨论今天中午去哪里,吃什么,晚上有什么想吃的,明天早上吃什么早饭。有时候和同学意见不一致,但最后也都是吃到了各自心满意足的饭食。对我们来说,选择哪个食堂取决于当天想吃的某个特色菜。
很惊奇的是,哪个食堂都有自己的特色菜,而这个名声的广传度是偶遇到毕业了好多年的校友,寒暄几句,最后都会不约而同聊到吃的,他一拍大腿:当年我最爱你们食堂的鸭腿!我不甘示弱,连拍两下:你们食堂的炒面才是惊天地泣鬼神,我再也没吃到过那样好吃特别的辣酱。
聊着聊着,都大笑起来,两人越谈越欢,慢慢地又陷入一种短暂而奇特的沉默,好像是在检索记忆深处的片段,而那些历史片段已经由于时光久远而模糊不清。仿佛是路过一片巨大的雨林,我花了很长时间穿越林子,看到沿途的参天古树,丛杂灌木,花鸟蚁兽,我都尽收眼底,一切都行云流水,自然该怎样就是怎样。可能是我身处当中,并不觉得这些珍贵可爱。
我继续赶路的时候碰到另外的旅人,他问我你有没有看到林子里有一块布满青苔湿漉漉的大石头,在Y型路口口子上,非常明显的。
我说:我看到了,但是它好像并没有什么青苔,我记得它是灰白色的,石缝裂得很大,好像久经风化剥蚀的样子。
我们说的确实是一块石头,但彼此的记忆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唯一不变的是,那块石头从前在,今后也会一直在那个位置,然而往后的人看到的又是另外的风景了。
回想起遥远的高中时代,我只记得我跑来跑去排队吃食堂的景象,大概因为我也真的在这个事情上花了很多时间。至于高中的艰苦,成堆的作业,泛滥的卷子,我却是没什么感觉了。
结果导向来看,我后来也没有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结果。本该竭尽全力学习的年纪,我选择了放纵随性,现在也混得不尽如人意。
人的记忆可能会说谎,但记忆引发的感觉是真实的,无比真实。我只记得下课了冲去食堂吃饭,运动会在树荫下打牌,却不记得我做过的数不清的试卷和挑灯夜战的片段了。
最令我伤感的不是我忘记了,而是其实我并没有过。我并没有认真度过人生中非常宝贵的三年,当时的无聊枯燥真的是经历过的美好的三年了,明明稍微努力点就会不同,明明有无数的选择,我却选了最平庸的一条路。
这就是人最悲哀的事情了吧,没有之一,就是不断失去,不断后悔,而后悔的当下,很有可能也是未来的“曾经失去”。
如果将来的我回忆过去,又不断地悔不当初,长吁短叹,那我一定是个智障无疑。将来的我回想的过去的我,就是此时此刻的我,当第三人称遇到第一人称,我希望那时的视角明亮动人,热泪盈眶,并且能够发自内心地抱一下我。
还好,你没有放弃自己,谢谢努力的你让后来的我变得优秀了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