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家人们一起聚会,大家天南海北的聊天,自然而然就聊到婚姻里谁来做饭的话题,对新婚燕尔的家庭来说,
爱情的浪漫浓意未退,生活的琐碎悄然而至,两人开始在一起过接地气的日子,在家里吃饭,成为最常见的选择。
那么,两个人中谁来做饭,就是一个问题了。
如果经济实力允许,可以一日三餐都在餐馆用餐,自然是餐馆的大厨来做了。如果雇佣了保姆或者钟点工,那么自然要也由他们来做饭。如果家里有长辈一起住,那么也就是长辈来做饭,当然也有贫穷的农村家庭,成年父母要在外劳作,就由半大的孩子帮忙操劳家务,做饭洗衣刷碗。
我这里讲的是最普通的那种情况,夫妻双双上班,收入平平,不能天天在外面下馆子,孩子也还很小的工薪族。
谁来做饭,之所以是一个问题,因为每个家庭都会遇到。
听说过一对男女因为做饭的问题,闹不愉快,最后大打出手。
新婚第一年的春节,男女双方各有很多亲戚来串门,女方亲戚先来拜访,女方兴致勃勃地下厨做饭,给娘家人做了一桌子好吃的菜,做过饭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做一桌子菜,是非常累的,丈夫在那里陪着家人说话聊天,也没插手帮个忙啥的,把妻子累得够呛。
第三天,丈夫家的亲戚都来了,妻子不愿意大张旗鼓的做饭,起初不愿意,后来丈夫左说右说,又上阵帮忙打下手,终于弄了一桌饭菜,但并不怎么可口。丈夫很不开心,两人大吵一架,最后吵到把饭桌都掀翻了。
这个故事也许极端了点,但是因为做饭问题而吵架的家庭,不在少数。
认识一个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男主人是公司的高管,在事业拼搏时期,有大量的应酬,不常在家里吃饭。妻子是医院的主任,颇有声望,工作也很繁忙,两人养育了一个10岁的女儿,在上小学。
女儿2岁的时候,男主人在外拼搏赚到了钱,马上买了一套新房子,二人把家搬到距离女主人工作的医院更近的小区,女儿就在附近上学,方便女主人上班,又能照顾小孩。
按道理说,这样兼顾了家庭了每个成员的需求,理应生活更美好。
然而,事实是。8年过去了,夫妻感情越来越淡,竟然到了要离婚的地步,理由就是:男人没有做过一顿饭。
女人说:“他每天都在外面吃饭,极少极少回家吃饭,更加别说做饭了,他上班忙,我也上班忙啊,最令我失望的是,有一次端午节,我做了一桌子菜,准备和他还有女儿一起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结果,他刚拿起筷子,接了个电话,是某个局领导请客吃饭,邀请他去,他放下筷子就去了,留下我和女儿两个人过端午。”
女人眼眶湿润了,又说:“工作是为了什么?为了生活呀,这十年来,他没有做过一顿饭,我做饭的时候,也没有在旁边搭个手。”
我小心翼翼地说:“你们的分工不就是男主外,女主内么?”
“那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从来就不认可,家庭里每个人都是家庭成员,都有责任出门奋斗,进门做饭,凭什么就说男主外,女主内?”
家庭内部,做饭,是有象征意义的。它不但是劳动力的问题,还是某种价值法则。
在男女各占半边天的现在,做饭已经不完全是女人们的事了。
做饭也不再是主内的事,它成为一种时尚,做饭的时间,其实是夫妻双方沟通交流感情的最佳时刻。
洗菜,切菜,下锅,工作协作,互相分工,一边做饭,一边交流,说说这个菜的做法,顺便聊聊工作的事,孩子的事,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这个周末特别热,老公在厨房做饭,热得满头大汗,他做饭的时候,不喜欢别人插手帮忙,我总是帮不上忙,我看他满头大汗,忽地想到一个法子,就拿了把蒲扇,站在他旁边给他扇风降温,厨房的温度降低了不少,他脸也没有那么红热了,和我开心地交流起来。
几周前,我出差了10几天,每天忙得脚不着地,和老公也就是在微信上聊几句,趁着做饭的空当,我们聊了起码10几件事。
虽然热的烦躁,但是良好的交流能够降温。这个周末的伙食还不错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