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畏”启“三知”
文/石岩磊
石岩磊/“三畏”启“三知”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意思是,君子应敬畏上天的意志,敬畏德行高的王公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论。他的话似乎完全是出于稳固君王阶层的统治,所以多被诟病,但不妨从完善个人修养的角度去看待,或许能得到一些积极向上的启示。
天命,可以将其理解为客观规律,它既包括自然界的,也涵盖人文世界的,是人力不可改变的事物运行规则。而人类常常被在与天地抗争中取得的一点点成就冲昏了头脑,误把人定胜天作为信条,便肆无忌惮地开荒垦地,大肆拦水建坝,在获得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却遭受到洪水、泥石流等灾害的重创。同样的,许多人取得一定的话语权或影响力后,就颐指气使地将自己的理念强加给他人,在走向人生巅峰的同时,也坠入了千夫所指的深渊。所以应该敬畏天命,顺势而为方能一帆风顺,而逆生长、反季节的非常态行径,只会带来畸形的怪胎。
孔夫子所说的敬畏王公贵胄,最为人们所反感,但客观地讲他的话即使放到现在依然存有道理。官员最大的职责就是管理下属,他们即是所谓的人上人,能够统领好一帮禀赋个性参差不齐的人员,让他们心悦诚服地听从自己的安排,绝非轻松容易的小事,定有其过人之处,或是道行高深以德服人,或是具有超常的治理手腕,但其长处不言而喻,值得大家敬佩与尊重。而一味地认为官吏是腐败无能的代名词,官场是勾心斗角的杀戮地,则会走上对抗领导的悖逆之路,遭到打压即是必然,反过来讲,没有统治的世界是不能称其为社会的,只会是个无政府的乌托邦,不可能维系久远。
圣人之言令人敬畏是理所当然的事。孔子在世时他的理论不为各国重视,他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途中多数情况下没有得到认可和欢迎,其人“累累若丧家之狗”,但他的话具有入木三分的精辟,成为千古不朽的语录,自己也让后世的人们尊为了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这一方面得益于他的思想契合了统治阶层的需要,另外他的观点的确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中的哲理亘古不变,影响了千百年来国人的思维模式,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永远值得人们尊崇。
畏天命,即是要知止,懂得自己有所能,有所不能,不可胡作非为恣意妄为;畏大人,就是要知耻,始终能看到别人的长处,窥见自己的不足,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能从他们身上看到值得学习的闪光点;畏圣人言,便是要知恩,古圣先贤馈赠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便是他们的教诲,从中我们能汲取无穷的潜能,对他们心怀感恩即是天经地义的事了。知止能够避免灾祸,知耻可使人乐观向上,知恩促使人们懂得给予,从而构成了一幅绿色温馨的图景,这大概就是“三畏”带给我们的另类启迪吧。
2019.8.11
石岩磊/“三畏”启“三知” 石岩磊/“三畏”启“三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