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麦大人
01
王家有儿初长成
起源于隋唐的科举考试,可谓一考定终身,它让很多寒门子弟实现了阶层跨越,是自魏晋士族门阀后相对公平的官员选拔机制。
而状元、榜眼、探花,更是考生们趋之若鹜追逐的目标。高中状元的人,也并非都是真才实学者,绝大多数人都淹没在后世的故纸堆里,不过总有例外。
如唐代大才子元稹就是状元郎,为后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样的千古情诗。
北宋的苏东坡、王安石等他们的考试成绩都是一流水准,却意外地与状元身份擦肩而过。苏轼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清楚,因老师欧阳修避嫌,把苏子的文章当成学生曾巩的,苏东坡没拿状元真有几分委屈。
不过王安石同学没得到状元郎,一点都不委屈,因为这是他自找的,还有这样的人啊?
这就得从王安石的个人经历说起。
王安石出生在江西临川,自小聪明伶俐,博览群书,过目不忘,邻居们都夸他脑袋瓜灵,他爹听了,自然喜上眉梢。
有一年秋天,正下着毛毛雨,老爹穿着薄衣,把儿子叫到跟前说:
安石啊,大家都说你聪明,我不信。如果我坐在屋里,你能叫得我站到院子里去挨雨淋,才算你真聪明。
小王同学知道父亲在考自己,略微沉吟了一下说:“爹,你要是站到院子里,我就能把你请到屋里来,你信不信?”
他爹连声说着“不信”,就走到院子里去了。过了一炷香时间,老爹等的不耐烦了,催他怎么还不开始?
王安石说:“爹,这不是叫你站到院子里挨雨淋了吗?”
他爹这才恍然大悟,这小子偷换概念的本事还真有两下子,于是父子俩都哈哈大笑起来。
待年纪稍长,他就跟着老爹逛游四方,饱览大好河山,这一路不仅增长了见识,体察了民情,也对底层社会有了初步认识。
重视第一手资料的收集,这成为他一生的习惯。
02
一句话丢了状元
1042年,王安石22岁,他来到帝都汴梁参加科举考试,住宿在城东的舅父家。
路过东门时,见到马员外家招亲选婿,门楼悬挂一只大彩灯,上联写道:
“玉帝行兵,风枪雨箭,雷旗伞鼓,天作证。”
王安石不禁拍手称好:“好对呀好对!”只见旁边老者说,几个月过去,至今无人对出,公子既然说好,还请赐教,说着就进去禀报了。
王安石想到明天还要考试,担心影响休息,就径直到舅舅家去了。
既是大才子出身,他在考场上发挥极好,下笔成文。考官大人见他才华出众,就指着厅前的飞龙旗令他答对:“龙王设宴,月烛星灯,山食海酒,地为媒。”
王安石灵机一闪,想到昨天看到的上联,直接出口成章。考官大人更是喜不自禁,于是拟定王安石第一,王珪第二,韩绛第三,都是后世名人。未进入“三甲”的杨寘,排名第四。
王安石几乎中了状元,也就是他最终没中,因为决定权在皇帝手里。
宋仁宗拿到他的考卷,也是连胜赞叹,当他看到文章中出现的四个字“孺子其朋”时,顿时傻眼了。
原来,“孺子其朋”,典出于《尚书》,这是周公对周成王说的一句话。原意是你这年轻的小孩啊,今后和群臣要像朋友一样融洽相处。
周公是成王的叔父,作为长辈对晚辈的告诫,理所当然。
但王安石以一个年轻士子的口气,对一个做了20多年的君王这样说,确实不成体统,难怪惹得皇帝不高兴,后果还很严重。
眼看煮熟的鸭子飞了,王安石的状元自然成了泡影。而第二、第三名都是属于在职干部参加考试,按规定不可以取为状元,所以就把第一名和第四名做了对调。
这个名叫杨寘的考生,稀里糊涂做了状元,而杨寘在参加殿试之前已经连中了解元和会元,对这次的状元也是志在必得,不过他遇到了王安石。
由于哥哥杨察是当朝宰相晏殊的女婿,他通过内部消息得知自己是第四名,还破口大骂不知道是哪个臭小子夺了我的状元。
如此一来,杨寘就成为了历史上少有的独中三元之人。后来由于母亲病逝,杨寘也一病不起,年仅30岁,可谓英年早逝,令人嘘嘘。
王安石丢了状元,却一点都没放在心上,生性豁达的他并不计较眼前的得失,可见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这边他对出了马员外家的对子,深得小姐芳心,选定良辰吉日,两人喜结连理,作为秦晋之好。
王安石高中进士,又喜得佳人,可谓双喜临门。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好不惬意。
03
只做地方官,不当京城吏
王安石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以报国为己任。但他初入官场时,却并不“上进”,我擦,这不像他的作风嘛!
这王同学还真是一个奇葩,一般人谁不是挤破头地往中央调,而他倒好,主动放弃留京名额,甘心做一名地方小吏。
他先后在扬州、鄞县、舒州等地做县令之类的基层公务员。且每处一呆就是三五年,兴修水利、集资办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尤其在鄞县,他把这里变成日后改革的试验场。本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他很注重收集各种数据,做第一手资料,分析背后的成因。
在此期间,由于政绩突出,朝中宰相向皇帝举荐王安石入京,都被他婉言谢绝。
之后数人轮番轰炸,连欧阳修也出马了,举荐他做谏官,他以老母年高,弟妹当嫁,家中人口众多为由推辞。
欧阳修也不甘示弱,你既然嫌待遇不好,那就提高你的俸禄,让你无后顾之忧,这样总可以了吧。
王安石心想老是拒绝,也不是个事,就做了群牧判官。
有人纳闷了,这人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啊,换做一般人早就屁颠屁颠地走马上任了,而他倒好,去首都做官感觉像发配戍边一样。
要说他傻,能考中状元的人岂是一般人可以做到,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他是故意为之。
没错,王安石不去京城做官,他有自己的打算。
他觉得在地方上才可以更好地体察民情,了解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也只有当地方一把手,才有足够的决策权来打破常规,锐意进取,把自己的理想付诸行动。
在鄞县任职时,王安石就曾尝试施行公粮借贷。也就是在青黄不接之时,把朝廷的粮食借出去给农户救急,等到秋收后再付息还粮。
这样子不仅解决了老百姓温饱难题,陈粮得以进入市场流通,还增加了地方财政,真是一石三鸟之计。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三十岁这年,王安石任职期满后回老家探亲,途径杭州时写下此诗。此时的他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后面两句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极具哲理性,抒发了他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04
思想超前的改革家
1058年,王安石进京述职,向仁宗皇帝上了一封万言书,详细阐明自己的革新理念,以及十多年来在地方上的实践主张。
内容梗概是:当今社会,国家积贫积弱,外似强大,实则内部虚空,经济凋敝,社会风气败坏,国防实力羸弱。
解决之道在于,裁减机构,效法先人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军备建设等。
但没想到,晚年的仁宗并未采纳。
皇帝虽不理会,王安石却以敢言而名动京城,朝中士大夫以结交他为幸事。经过屡次举荐,不好推辞,他才以接受编修《起居注》。
五年后,仁宗驾崩,英宗继位。而远在江宁的母亲也不幸谢世,王安石回家守丧。英宗在位很短,期间多次下诏让王安石进京,但都被他以守孝为由拒绝。
三年后,神宗上台,这是一位励精图治的有为明君。之前就仰慕王安石的大名,经老师举荐,下旨召王安石入京,共商治国议题。
一个是20岁的年轻皇帝,一个是40多岁的政治明星,两人志趣相投,注定会弄出些水花来。
△宋神宗这年春节,在一片万象更新的气氛中,诗人心情明快,充满着对未来变革的期许和遐想。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二十多年的付出,如今总算等到了开花结果之时。此时,王安石不会预料到,他接下来的变法将会遇到怎样的阻力。
照例,在变法之前,得先成立自己的一套人马,还有有执法、护法队伍来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
参照一千多年前的商鞅变法,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升吕惠卿、章惇、蔡确等人职位。
于是,历史上有名的“熙宁变法”徐徐展开,青苗法、保甲法、免役法等自上而下向全国推广……
毋庸置疑,改革的初衷都是好的,而也只有强权之臣,才能肩负起改革的重任。
但任何改革,都会触犯当权者的既得利益,旧势力必然以各种理由出来捣乱,他们才不管这对国家有多大好处。
所以,改革者和反对者的利益悖论,一直是个千年难题,无法根除。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