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雪梅读写交流群
037+雨洁随笔+释若公式写作+阅读理解

037+雨洁随笔+释若公式写作+阅读理解

作者: 雨洁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19-02-01 18:25 被阅读37次
第一题:用课堂上介绍的阅读方法,阅读一本书,并写一篇推荐,500字以上。

    《自控力》―― 提高自控力,轻松生活

037+雨洁随笔+释若公式写作+阅读理解

看到一则新闻,一女子早上被发现侧卧在床上,身上已经没有了温度,手里还捏着一部手机,眼睛还盯着手机。这又是一个熬夜玩手机导致心源性猝死的案例,这样的案例已经不止一起了,多么令人痛惜啊。

我们不竟要想,为什么成年人连这点自控力都没有?玩手机玩的命都不要了,当然,他们肯定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反观一下我们自己,其实很多人虽然没有像她们那样会通宵玩手机,但熬夜玩手机的人还是很多的。经常睡觉时间到了,却还是想刷一下手机,翻翻朋友圈,刷刷新闻,时间就这么过去了,说好的早睡呢?等二天早上起不了床时,又发誓晚上一定要早睡,可一到晚上,同样的情况又重复出现。

为什么我们总是控制不了自己,是我们的自控力太差了吗?如果你也经常这样,决定的事情总是做不到,今天的事情总是拖到明天做,如果你想改变这种状态,那么我推荐你看看这本书《自控力》。

《自控力》的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他作为斯坦福大学医学健康促进项目的健康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他的任务是帮助人们管理压力,作出有利于健康的选择,他在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授一门关于意志力的课程,这门《意志力科学》是斯坦福继续教育学院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在学院最大的阶梯教室上课,每次都座无虚坐。而且每次4周的课程结束后,97%的学生表示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更好的理解,84%的学生表示课上讲授的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意志力。

为了惠及更多的人,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结合了最优秀的科学理论和课上的实践练习,写下了这本书。

作者从生理学及医学角度告诉我们有关自控力的真相,我们大脑中的前额皮质对我们的自控力影响很大,而我们可以像锻炼肌肉一样训练我们的大脑,从而提高我们的自控力。

自控力实际上是“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这三种力量,而前额皮质就是负责管理和协调这三种力量,只要我们大脑训练的好,我们就能让这三种力量变得完美和谐。

很多时候我们的自控力出现问题,其实是我们的身心出现了问题,抑郁,焦虑,疼痛,身体疾病都会影响我们的自控力,科学家找到了自控力的良药就是锻炼。

作者教我们几种简单却有效的锻炼自控力的方法:冥想、五分钟绿色锻炼,充足的睡眠,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本书从医学角度纠正了我们有关自控力的错误认识,让我们有信心相信自控力是可以通过锻炼而得到提高的,让我们从认识自己的失败开始,学会自控,轻松生活。

(976字)

第二题:写一篇听课笔记(重点谈收获),体会式笔记,而不是摘抄课堂内容,1000字以上。

      刻意练习,争取进步

释若老师的第一节正式课,我听了四遍,因为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带娃,头两次我是戴着耳塞边做家务边听的,第三遍才开始做笔记,一个小时的课程,干货满满。

老师的课让我深刻地看到了自己阅读方面和写作方面的很多不足,对我影响最大的共有三点:

一、快速阅读方法。

释若老师告诉我们,阅读理解不单单是局限于阅读书本和文字,电影、故事等都是,虽然我们小学语文就开始学阅读理解,但长大后我们反而忘了,如果去阅读理解,看书总是抓不住重点。

很多时候,我只是觉得某本书好,但却讲不出具体好在哪里。更别说把书中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别人,看完后更不懂得如何学以致用,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不具备知识转化的能力,不会看书。

你想要什么,就真的可以得到什么。

我们要带着目的性去读书,一本书,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看法、理解,我们不妨在阅读前,看看别人对此书的看法,提前准备好阅读心态。

任何事情都是讲究方法的,阅读也不例外,我是属于阅读速度慢的,而且效率低,通过此次课程,我知道了快速阅读也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得到提高的。

用些小技巧来看书,可以让我们的阅读速度提高不少,而且要根据文中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要随时做好标注,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二、重述技巧。

学会了阅读后,当然还要学写文章,老师在课堂中一个字一个字的把样文打出来,老师说,只要我们按照他教的方法,一步一步来写,就不用担心会写不出,写不好。

重述是知识转化的核心技能,也是我们学讲书稿、拆书稿的核心技能。我们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你看到的重述出来,这里,“用自己的语言”是关键。

接下来的联系经验,老师说,最好用名人、公众人物的例子,尽量不要用自己的例子,因为你,别人不关心。这是我的一大弱点,因为我很喜欢用我自己或身边人的例子,不太会用名人例子。

其实我知道这里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输入太少,素材积累欠缺,所以我还是要再多多看书,增加输入,当然偶尔也可以使用百度或者其他的搜索功能。

最后老师讲到规划运用,写出来的文章要对别人有用,这部分很关键,要总结并告诉别人具体怎么做,就是要有利他思想,这样才是好文章。

三、笔记技巧

以前我看专业书外的其它书,几乎不做笔记,翻完就算看完了,这样的看书效率自然是很低的,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不能只看不动笔,但动笔也是讲究方法的,看封面也要记下最吸引你的推荐语,还可以根据推荐语写一段话,看到精彩的地方随时标记,而记述类书籍的笔记完全不一样,可以要画三张图,分别以人物,时间,地点为主轴的方法,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方法以后可要好好利用起来。

释若老师的课是他多年写作的经验总结,我们当然不可能一时半会就掌握要领。还需要我们多听,多练习,甚至要刻意练习。

做任何事情都讲究方法,既然老师给我们传授了这么好的阅读、写作技巧,我们当然要好好学习把握机会,根据老师教的方法去写作业,老师这次交代的四个作业,其实都可以很好的运用,他课程中所教的方法来练习。

我的做法是,先认真听课,先把两篇听课体会完成。再运用老师教的阅读方法,选出准备写的两本书,再去写书的推荐和人物传记。

看着很多人早早交了作业,其实我也会焦虑,但作为一名过年还要上班的职场妈妈来说,我的时间真的不多,但我还是希望能尽量跟上大家的步伐,突破自我,尽力做到最好。

(1357字)

第三题:在荔枝微课,释若老师的读书专栏“噢耶,读书来了”,听老师解读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并写下你对RIA读书法的理解,500字以上。

      高效读书,学以致用

很多人喜欢囤各种物品,特别是在商场或购物平台搞活动的时候。而这几年,随着互联网课程的流行,特别是,一个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听课,那课程的推文一篇比一篇精彩,让人觉得啥都想学,一不小心就囤了好多课。

我们本想着能走捷径,但往往事与愿违,买的课程真正去认真听的很少,听了有所收获的更少,而听后能用于实践的是少之又少。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起来很认真,其实只是在浪费时间,浪费金钱罢了,而很多课的内容其实都是出自书本,我们不愿选择自己看书,而去上价格贵的课,其实真正原因在于我们不会看书,不会做知识转化。

其实我也有这样的问题,释若老师2018年在荔枝微课读书专栏上讲到的一些书,我也看过,但只是看了,却并不懂得书中的深层意思,需要听老师的讲解,才会对书有更深的了解。

就像老师讲解《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经过老师的拆解才清楚多了。

这本书的核心知识是:RIA=阅读拆页+讲解引导+拆为己用。引申出来的阅读方法是:RIA=阅读原文+重述原文+A1(联系经验)+A2(规划运用)

我们很多人看书都喜欢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效率低不说,还容易半途而废,特别是对于致用类图书,老师说其实没必要这样做,最正确的做法是,在买书之前就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希望书给你解决什么问题,会有哪些收获,先快速阅读目录,再把书快速翻一遍,找到需要的知识点,看看有没有值得拓展学习的内容,分别做上记号,我觉得这点是需要多多练习的,我就很难在快速阅读时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点,相信多看几本书,多练习这个方法,应该就会熟练起来。

接着对标记的内容进行精读,也就是说没标记过的内容可以不用读,一本书真正有用的知识点可能就那么多,我们没必要把时间花在没用的篇章上。

然后我们要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联系经验,具体做法是回顾自己工作、生活中具体碰到的问题,这和书中介绍的方法有哪些不一样。

利用对比分析法,列出更符合实际的方法,我们读书但不唯书,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书的内容当成真理,可以批判分析,找到真正对自己有用的,还可以创造出新的经验做法。

规划运用,是用书中的方法,针对自己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写出详细的解决方案。

释若老师的课,让我找到了自己看书为何效率这么低的原因,那么我以后看书就可以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步骤,刻意练习,当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总之,时间是宝贵的,我们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看书上,不能只是假装在用功,要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1127字)

第四题:用课堂上介绍的重述原文方法,写一篇人物传记稿,1500字以上。

        向命运挑战,永不妥协

037+雨洁随笔+释若公式写作+阅读理解

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这位人物的名字叫贝多芬。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他一生创作题材广泛,作品众多,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莱茵湖畔,一个破旧的小阁楼中,四岁就被嗜酒的父亲逼着练琴、赚钱,他的童年凄惨悲凉,在他25岁的时候开始间断性失聪,最后完全耳聋。

他的一生多灾多难,都在与命运对抗,然而正如他自己说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让命运所压倒”,他做到了。与命运的对抗,给予他更多的创作灵感,让他的作品更震撼人心,成为不朽之做,他用音乐征服了世人。

那么有哪些人生磨难差点打倒他,而他又是如何一次次勇敢的与命运对抗的呢?

一、来自家庭的磨难。

家,应该是温馨的港湾,然而贝多芬的家却没有给予他太多的温馨,父亲嗜酒如命而又碌碌无为,四岁时,父亲就逼着他每日苦练琴,还利用他赚钱,年少的他很早就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幸好还有曾经做过女佣的母亲给予他母爱,然而母亲在他15岁的时候离开了他,他被逼成为一家之主,担负起培养两个弟弟的责任。

悲惨的童年,没有让他对音乐深恶痛绝,反而练就了他向命运对抗的顽强性格。以至于他后来回忆起儿时的时光时,心底仍会涌起一丝丝的温暖,家乡还给了他许多创作灵感。

二、疾病的折磨。

从25岁开始,他就开始听力下降,最后一步步加重,直到完全听不到,这对于一个音乐人来说,是多么致命的打击啊,然而正如他自己说的,向命运挑战,永不妥协,他在日记本上这样写道:“勇敢吧!尽管身体不佳,但天赋必胜无疑……

在他晚年,据说,他用一只小木棒,一端插在钢琴箱,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用于在作曲时听音,悲剧式的心情渗透在他大部分的作品中,让他创作的作品一部比一部精彩。

然而,他说:没有欢乐时就只有靠自己来创造,他把大自然当成他的知己,他热爱一切花草、云霞……,他的作品中注入了欢乐之声,他人生最大的欢乐就是创作《欢乐颂》。

同时,他热爱自由,平等。当时美国独立与法国大革命,他的作品又跨入了另一个新的境界,他写下了与政治相关的作品,像《英雄交响曲》,《第五交响乐》等。

同时,他又是爱憎分明的,《英雄交响曲》也叫第三交响曲,它以悲壮、雄伟的旋律,谱写了一代革命英雄的颂歌,本来他想把这部交响曲献给拿破仑,但是,当他写完乐曲的时候,传来了拿破仑当了皇帝的消息。他万分失望和悲愤,改名《英雄交响曲——献给一位伟人》。

三、爱情的擦肩而过。

对爱情,贝多芬抱着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观念,他的一生曾数次身陷爱河,然而,每一次他恋上的都是他得不到的女人,有对方婚姻状况的障碍,又或者是不平等的社会地位。

然而就是这样,爱情还是给了他创作灵感,《月光奏名曲》就是其中一位女人给他的灵感,也就是这位女人让他差点自杀。这位风骚又自私的女人嫁给了其他的男人,还厚颜无耻的利用贝多芬的感情,恳求他帮助她的男人,还好,高尚的道德挽救了贝多芬。

他也曾获得过真爱,曾与一位女子有婚约,但也许是由于社会地位的关系,两人的婚约终是被毁了。虽然爱情并没有持续多久,但他仍然靠着爱情的力量,使他有了天才般的创作灵感。

他把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他抓住一切创作的时刻,关于他刻苦学习的事例很多,比如,他同朋友到郊外散步,望着大自然的美景,他不知不觉进入了构思,灵感来了,他飞快地跑回家里,在钢琴上奏出一支新曲,竟把朋友给忘了。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伤的,却又是传奇的。命运没能打败他,他还是胜利了,他战胜了人类的平庸,征服了自己的命运。

他在维也纳举行《D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首场演奏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场面一度失控。当贝多芬出场时,观众五次鼓掌欢迎,要知道在德国这个讲究礼节的国家,对皇族的出场,礼节上也只是鼓掌三次。

他说,艺术如同上帝高于一切,凭着这样的信念,他把他的艺术才能发挥到了极致。

向命运挑战,永不妥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37+雨洁随笔+释若公式写作+阅读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id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