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

作者: 山东田夫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17:08 被阅读50次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适时的抱残守缺,是一种做人的智慧。

《韩非子·说林上》记载“隰斯弥不伐树木”的故事,隰斯弥装傻免祸患。

春秋时,齐国有个智者,叫隰斯弥。当时大夫田成子当权,有窃国之念。

有一次,田成子邀隰斯弥谈话,两人登上高台浏览景色。只见东、西、北三面一望无际,只有南面被隰斯弥家的树林挡住了视线。

回到家,隰斯弥立即带人去砍树林。但砍了几棵又停了下来,马上回家。

家人莫名其妙,问:“你为什么这么做呢?”

隰斯弥说:“我感觉到田成子厌恶咱家的树林,因为挡了他的视线,所以我想把树砍掉。可转念一想,他还有笼络我的意思。如果都砍了,说明我能知人所不言,那祸患就不远了!”

家人佩服地点点头。

结果,田成子没有加害于他。

隰斯弥的行为,是智者故意装糊涂。所谓“大巧若拙”,他是故意装作愚蠢,才免了一场祸患临头。

三国时期的杨修恃才傲物,多次猜中曹操不为人知的心思,并且不知收敛锋芒,让曹操下不来台,而且杨修聪明过头,让作为领导的曹操很不放心。这都为杨修的死亡埋下伏笔。

可见,聪明是不能轻易示人的。所以,适时的抱残守缺,不仅是一种不逞强的达观,更是一种做人的智慧。

古人以为做一个真正明智的人,察又要有度,“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什么叫“能不察”呢?就是在一群人中,唯有自己洞察了这件事的本质,而又偏偏有人不愿你把事实的真相说出来,于是只好装作不知,以免自己的智慧太过而遭不测。

相关文章

  • 读书——《菜根谭》(23)

    能察能不察之谓明 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注释】察:明察,知...

  • 菜根谭应酬篇第三五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 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 好察非明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出自《菜根谭》。 喜好明察秋毫的人不...

  • 到底什么样的人会有成功希望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菜根谭》 成功,人人追逐!然成功,人人理解不同,可以是黄...

  •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适时的抱残守缺,是一种做人的智慧。 《韩非子·说林上》记载“隰斯弥不伐树木”的故事...

  • 菜根谭解析一

    2018年9月17日,9组编号101号,日精进第101天:(文/胡瑜珅) 原典: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

  • 大智若愚 有勇有谋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为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菜根谭》 总喜欢把一件事弄得清清楚楚,并非是聪明之举...

  • 《论语·卫灵公》09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子曰:“吾尝...

  • 09论语学习之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人在哲学的方向考...

  • 察察之明

    我是樊登读书的伊姿,这是我的每天一篇文章之第370天。学习《论语》第四十三天。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ij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