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亲爱的爸爸妈妈:
从来没有尝试过去写家书这种东西,当但神奇的是当我提起笔的那一刻,无数个曾经或喜或悲的,或欢笑或泪水的画面清晰的闪现在脑海,那些画面一下一下重重的捶打着我的心脏,似乎有什么声音在回荡,在诉说。心里充斥着我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眼角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变得湿湿的,可能有些心酸吧,有些无耐吧,有些遗憾吧,有些话想对你们说……
我们的家。从我出生的那一刻我们才真正算做一个完整的家吧,很遗憾我那时我没有这段记忆,只能从妈妈静静的诉说中想象着那时画面,我出生时所有人都在听林忆莲的歌,我的出身和成长也是伴随着林忆莲的歌声长大的,那段时间我们很穷,但是我们很快乐。我没有去过我小时候住的房子,只知道妈妈说那里很冷,是一个平房的厢房,爸爸妈妈是在那里结婚的,那时家里什么的没有,妈妈会在一个盘子里放上很多一分钱,爸爸每天拿一个去买一块豆腐,这就是每天他们的晚饭。我出生后家里为了能让我吃上好的,给我买了当时从不舍得吃的鸡蛋,但那是一个可恶的冬天,房子太冷,鸡蛋都已经冻掉了,我甚至冻发了烧,就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爸爸妈妈一步走过来了,后来的后来妈妈对我说那段日子很苦但她依然不觉得苦,因为我们的家有家人,有家人就是幸福。
我长大了。时光像一个魔术师,他能让你察觉不到它在一刻不停的运转,可一切都在悄然发生改变。这时的我已经长大了也上学了,家里也在爸爸妈妈的苦心经营下逐渐变好,本以为事情应该朝着越来越好的放向发展,但是事实却总会相反。我的生活不再只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不再是我眼里的无可代替的超人。上学后的我好像变得很不可爱,在接受了学校的高等教育之后,我变得不愿意再听没怎么受过教育的父母的说教,所以当爸爸妈妈每次批评我,劝导我要努力学习之后,我都会莫名的烦躁,甚至已一种不屑的态度去顶撞,去大吼。从小到大我总是别人眼里的乖乖女,但那时的我对于父母却不是个听话的孩子。记忆犹新的一次,因为妈妈要给我报辅导班,我好像非要和妈妈分出个胜负,争吵了很久之后,妈妈终于让我气哭了,豆大的泪珠落在地面撞碎那一刻,我久久的沉默了,好像赢了却又败得很惨,那天开始我想真的长大了。
姥姥走了。人终有一天会走,我经常这样安慰自己,但情感却让我们全家都接受不了这个冰冷的现实,姥姥从小到大一直住的离我们家很近,所以我们全家经常去姥姥家蹭饭,记忆中姥姥做的饭最好吃,那是幸福的味道。姥姥这几个孩子最喜欢我,可能我是家中唯一一个姥姥带大的孩子,只要去姥姥家,姥姥准会准备一桌子饭,每次还会拿出藏在衣柜里攒了好久的钱偷偷塞给我。姥姥一辈子吃了很多苦,几乎从不打扮自己,用自己的一生营业着这个家,小时候我一直偷偷常在心里一个梦想,将来一定要挣好多好多钱,都给姥姥花。后来我上班了,能挣钱了,也真的给姥姥买了好多东西,才发现姥姥最需要的其实是陪伴,就像小时候她陪伴在我身边一样,我好想在多陪陪姥姥,我好想姥姥看我出嫁,我好想姥姥。
我要嫁人了。总感觉自己还是个孩子,可能爸爸妈妈也是这么觉得吧,所以等到我快要家人那一刻,妈妈总说现在参加不了别人的婚礼,因为只要一参加别人的婚礼,妈妈就会想到我马上要离开这个家。我似乎能从妈妈的话语中看到那个坐在婚礼台下,眼含热泪的妈妈。我发现有很多感情似乎在快要为人妻时才能领悟,我经常陷入一种恐慌当中,我害怕看爸爸妈妈的眼睛,怕看到的她的脸上写满的不舍与悲伤,怕看到他们的皮肤上深刻的皱纹与逐渐苍老面庞;害怕和他们能每天在一起的时光越来越少;害怕如果我真的嫁人了,就不能随时随地的照顾他们。我想这份恐慌最终源于对时间的惧怕吧,因为我现在真的长大了,父母却已逝去韶华,我开始害怕长大了。
我们家的相处方式很特别,家人之间的话总是很少,我们打电话从不会说些废话,家人之间从来不会相互说声感谢,更不会常常把爱挂在嘴边,但时间让我们经历的快乐与悲伤,经历的光景和年华,却把我们的心捆绑得却来越紧,爱不轻言,却无比相爱。好像就像妈妈说的那样因为我们的家有家人,有家人就是幸福。爸爸妈妈能当你们的孩子我想我很幸福。
时光啊时光,让它慢些吧……
写给父母,写给自己——会飞的咸鱼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友评论